清华西门附近有一片平房,散布着十几户稍显老旧的院落。在靠河的一侧,一栋砖瓦房的门柱上,用绿色的漆刷上了大大的“16号”字样。西院16号,这个对如今的清华学生来说已经有些陌生的地方,在八十年前,曾一度是学校不少教育、科研乃至抗日救亡活动的重要见证。曾经居住在这里的人,是清华工学院院长,是现代话剧的先驱者之一,是一位古典音乐家,是“国际桂冠诗人”,是导演、史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而这些,都还不足以概括他的全部。
他是顾毓琇。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1923年毕业后赴美攻读电机工程,1928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他26岁时发明的“顾氏变数”以及100多篇论文和专著,为他在国际电机领域中奠定了崇高的地位,他是第一个获得国际电工与电子界崇高荣誉“兰姆”奖章的中国人。
1932年,顾毓琇回到母校任电机工程学系主任,翌年升任工学院院长,成为当时太阳集团tyc5997领导层核心成员之一。“利用工程的智识和方法来帮助国家解决国防和民生问题,便是我们工程师的天职。”时值“九一八”事变刚过,为日益严峻的中国局势深感忧虑的顾毓琇,发出了这样的高声疾呼。
他不仅积极推动学术研究为社会、国家服务,自觉地将学校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结合起来,还亲力亲为,为抗日战争作出自己的贡献。 1936年11月,绥远战役爆发。傅作义发现原装备的意大利产防毒面具因天气冷而失效,请求清华制作防毒面具应急。军情紧急,清华立即动员起来,任命顾毓琇为总负责人,组织协调机械、化学等系师生研制出新的防毒面具。他代表清华亲赴前线,送给傅作义部200副试用。由于使用效果不错,傅作义部随即向清华定制10000副。清华组织近百名工人紧急制作,1937年2月这批防毒面具制成后送到一线将士手中。当百灵庙大捷后,顾毓琇又亲往祝贺。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清华、北大、南开南迁长沙组建临时大学,顾毓琇随同;后于次年1月离开,担任教育部政务次长。顾毓琇虽然离开了清华,但对清华始终充满浓浓的感情。
2001年,移居美国的顾毓琇已是一位年近百岁、住进医院的老人。他在毛笔上套了一个棉制圆环帮助握笔,写下了苍劲有力的“清华电机系七十周年”。这是他最后的题词,也把眷念永远留在了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