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故居:国学大师在西院度过的时光

2017.03.24

    供稿

    映像设计组

     

    创意

    映像设计组

     

    文字

    杨晨晞

     

    图片

    李娜

     

    编审

    卢小兵、程曦

    张歌明、张莉

     

    责编

    程曦

在清华园西侧,东临校河,坐落着一片整齐的平房,散布着十几户院落,这里便是清华早期教师的宿舍——西院。院落周围有着无数缠绕的常青藤和竹子,日光穿过,树影斑驳。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在环境如此清幽的西院中度过了他最后两年的学者人生。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上世纪20年代,他在学术界声望极高,新学旧派无不赞誉。受聘清华后,1925年4月18日,他偕夫人搬入西院16号与18号,两所住宅皆为平房,自成小院,两院紧邻,坐北向南,有朱漆门窗、廊柱和灰色瓦顶,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

据王国维之子回忆,家人饮食起居都在18号,16号正房西屋则作为书房,三面墙壁都是高及屋顶的书架,放满线装书,内间小室也放满了书。书房南面窗下放置有一张书桌、一只藤椅、几把木椅,供学生来访时落座。另有一只藤质躺椅放在书架间空地,供王国维先生疲乏时或思考时使用。东间为塾师给家中子女授课的地方,放有几张小木书桌和老师的床铺。为了不打扰王国维先生研究,前院平常很少有人进去,大门常年关闭。后院则非常整洁,夫人侍弄花木,满院生香。

在如此宁静典雅的西院,王国维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两年,这两年也正是他精力充沛、学术研究成就卓著的时期。早年研究成果在此汇聚,旧学新知再获心得。那时,他致力于边地少数民族金石文献考证,完成了近40篇著述,还整理和改订旧作,结集出版了《古史新证》,成为他史学研究方面的代表作。书中运用“二重证据法”和“阙疑法”,作为开创中国现代史学的科学方法,从内容和方法上拓展了中国史的研究范畴。

除学术研究外,王国维在西院居住的时期还致力于教育事业。他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教授与指导研究生,主要负责经学、小学、上古史、中国史学方向,主讲“说文”“尚书”“古史新证”等课程。学生眼中的静安先生,拙于言词,却学问笃实,他卓越的学术成就和深刻的传授之道,在学界有着至高的威望。他的学生、史学家姜亮夫回忆,他授课之专深,“要到毕业出来教书研究后,才越来越感到帮助很大”。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湖自尽,国内外学术界同悲。他辞世后,家人退去西院16号的房屋,继续留住西院18号。在王国维逝世两周年之际,清华师生募款修建了“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碑集各界名家之大成,梁思成从东北大学回到清华勘定碑址、设计碑式,陈寅恪撰写碑文,林志钧书丹,马衡篆额,李桂藻刻石。清华园西院的王国维晚年故居,与浙江省海宁盐官镇的王国维早年故居一起,共同见证了国学大师王国维人生不同时期的行迹。王国维的治学精神和教育理念也永远留存在清华园中,供一代代师生从中汲取力量。

注:本文改编自《清刚之气永在天壤——王国维》(2007年11月2日发表于《新清华》第1701期第4版)。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太阳集团tyc5997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太阳集团tyc5997(Macau)官网-Best Platform

京ICP备

京公网安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