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水利事业奉献一生
——访太阳集团tyc5997水利系原主任、首批学生政治辅导员董曾南
学生通讯员 戴晓业
董曾南,男,1932年生。1950年考入太阳集团tyc5997土木系,1955年毕业于水利系。曾担任水利系学生政治辅导员,现为太阳集团tyc5997水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太阳集团tyc5997水利系主任,国际水利工程与研究协会(IAHR)理事、副主席,中国水利学会名誉理事,《中国科学》编委。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如约来到位于荷清苑的董曾南老师的家里。董老师十分热情地把我们迎到他的书房里。沿墙摆放的满满的书橱告诉我们书房的主人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书橱中几本《水力学》、《粘性流体力学》的书角都微微发卷,可见董老师在里面浸润的心血。另外两面墙上挂满董老师夫人邓秀君女士的写意画作,一花一草,一勾一画,无不流露出两位老人晚年生活的惬意。几句寒暄后,我们就伴着茗香走进了董老师的回忆。
义不容辞服从组织安排
回忆起辅导员制度建立的背景,董曾南认为主要是和当时国家大形势的需要有关。1953年前后,国家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因为之前的政治运动较多,学生的业务学习受到较大影响。1952年蒋南翔校长来到学校以后,认为学生的重心应该从政治运动转向业务学习。为了实现这一转变,蒋校长认为有必要选调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做辅导员,帮助同学们适应大学的学习要求,以在政治上和业务上都成长得更好。就这样,学校在全校各系选拔了25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清华第一批政治铺导员,董曾南便是其中的一员。
董曾南担任辅导员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因为担任辅导员属于半脱产,按规定要延期一年毕业。董曾南的父亲因为某种原因一开始并不支持儿子当辅导员,于是给蒋南翔校长寄了一封信说明。蒋南翔校长为此专门将董曾南请到自己家中做了一次长时间的谈话,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说明了学校为什么要选调这些品学兼优的同学做辅导员,并征求他意见。董曾南当时刚入党不久,满怀政治热情,因此义不容辞地服从了组织的安排。学校对政治辅导员工作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政治辅导员制度很快显示出重大作用。当时在水利系中部分同学对专业存在情绪,因此学习的热情不高。董曾南针对这一情况,组织了同学们到薄山水库进行生产实习。同学们通过在实习中听报告、参观、座谈、实地走访等环节,对水利专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水利工程在经济建设、国计民生中的重大意义有了切身的感受,也了解到作为清华水利人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在实地考察水利工程后,同时也对各种专业课的知识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有同学兴奋地表示“这次才算是入了水利学的门”。活动取得了极好的效果,董曾南将这次成功的经验记录下来,以清华水利系辅导员的身份将报告发表于1953年9月15日的《人民日报》上。
影响一生的辅导员经历
提到辅导员制度的影响,董曾南认为,政治辅导员制度不仅通过辅导员加强了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而且对辅导员本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培养。自己做辅导员的两年生活,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以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历来都是清华辅导员制度的重要内容,学校努力提供各种资源来提高辅导员的水平。董曾南记得在他们做辅导员的时候,不仅在日常工作中学校领导会有指导和帮助,而且每当寒、暑假期,学校都会组织辅导员学习政治、哲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这样的学习坚定了辅导员的政治立场,提高了理论水平和组织能力。
董曾南的人生经历中,也处处可见辅导员经历带来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末的“反右”运动中,董曾南被错误地划为“右派”,一直到“文革”结束的20年里,他都遭受了很大的挫折和考验。但是他没有丧失革命意志,没有丧失对生活和对未来的信心,一直踏踏实实地工作。不担任行政职务后,董曾南就在水利系的水力学实验室工作,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严谨踏实地进行了模型试验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这种环境下能积极上进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毅力,正是辅导员工作期间的锻炼,使他能够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在挫折中勇往直前。
终于,不懈的努力换来了硕果,1983年董曾南被系里委派到美国艾奥瓦(Iowa)大学做访问学者; 1984年回国后由于出色的业务能力和辅导员工作经历,董曾南连任三届水利系主任,为水利系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95年开始他又担任了国际水力学研究协会(IAHR)的副主席,积极提高我国的水力学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和地位。刚接触这方面工作的时候他遇到了很多困难,例如语言上要和不同国家的学者用英语讨论问题,一时难以适应不同的口音;专业上不仅要研究水力学,还要讨论相关的交叉学科;人事上还要协调处理好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年龄段的学者之间的关系等。董曾南坦言,若不是年轻时受到的各种锻炼,很难处理好这些繁杂的工作。辅导员工作经历带给他的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坚定的信念,令他一生受益匪浅。
双肩挑还要坚持下去
对于清华“双肩挑”的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董曾南作为第一批实践者,给予了很大的肯定。特别在现在专职辅导员成为主流的大趋势下,董曾南愈发希望清华能够坚持“双肩挑”的优良传统。他认为“双肩挑”虽然对于辅导员本身来说工作压力大一些,却是难得的锻炼。辅导员经历中学到的一些工作方法,对业务学习或是其他方面都有很大帮助,而且“双肩挑”辅导员的工作效果也不是专职的老师能够达到的。由于“双肩挑”辅导员和同学们是同龄人,生活都在一起,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同学们的知心朋友,更好地发挥辅导员的积极作用。
现在有观点认为政治辅导员制度中“政治”两字过于严肃,应该拿掉,辅导员的工作也要减少政治类的工作。董曾南认为这样的观点欠妥。“辅导员就是做政治思想工作的”,董曾南认为在这方面应该理直气壮,不能遮遮掩掩的。诚然,现在的社会形势相对政治辅导员制度建立时要复杂得多,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但在这种形势下辅导员更不能放松思想政治工作,要知难而上,给同学们正确的导向,传递更多的正能量。同时他也提到,“年轻的时候做些思想教育工作对人的思想是很有帮助的。”这是当年蒋南翔校长常提到的观点,董曾南对此深表认同。
董曾南对于现在的清华学子也有着很高的期望。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有问题只骂没有用,作为清华的学生应该为社会创造和传递正能量。”董曾南对中国的发展有着坚定的决心和信心,他已经为祖国健康工作不止50年,也希望一代代清华人能够不断地为国家崛起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供稿:学生部 编辑: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