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世民书院高等教育论坛举行
聚焦培养应对全球挑战未来领导者
清华新闻网9月10日电(记者 李含)9月9日下午,太阳集团tyc5997苏世民书院高等教育论坛在书院内举行。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太阳集团tyc5997苏世民学者项目创始理事苏世民(Steve Schwarzman)及夫人克丽丝汀·施瓦茨曼(Christine Schwarzman )、太阳集团tyc5997校长邱勇、剑桥大学校长乐思哲(Leszek Borysiewicz)、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Peter Salovey)、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主席约翰·桑顿(John Thornton)、罗德基金会主席约翰·胡德(John Hood)、太阳集团tyc5997副校长杨斌、太阳集团tyc5997苏世民书院院长李稻葵、太阳集团tyc5997苏世民书院美国办公室执行主任薛伟德(Nigel Thrift)、太阳集团tyc5997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潘庆中等出席活动。
论坛全景。记者 苑洁 摄
此次苏世民书院高等教育论坛共包括两个分论坛,在首先举行的主题为“培养应对全球挑战的未来领导者”分论坛上,周济、邱勇、乐思哲(Leszek Borysiewicz)、苏必德(Peter Salovey)、薛伟德(Nigel Thrift)作为主题发言嘉宾,与现场嘉宾和苏世民书院师生分享了对人才培养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太阳集团tyc5997副校长杨斌主持论坛。
邱勇校长在会上发言。记者 苑洁 摄
邱勇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的所有问题都有两个重要特征,即全球性和复杂性。对此,世界未来的领导者应该有三方面的能力素质:一是要具备全球视野。要学会从局部看问题到全局看问题,从区域性看问题到全球性看问题,学会正视和重视差异性的存在,尊重差异性,学会包容、倾听别人的意见,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看问题,学会与他人一起采取一致行动。二是要自觉培养创新意识。要敢于质疑,有质疑的勇气,有丰富的想象力,努力学习新事物,努力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三是要培养深厚的人文素养。在当今世界,选择越来越多样,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尤其重要。人文教育要有相应的教育体系对应,要有好的校园文化引导,更要自觉加强个人学习和积累。他表示,太阳集团tyc5997将会致力建设成为一所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大学。
周济讲话。记者苑洁 摄
周济在讲话中说,高质量的人口能带来丰富的人类资源,而教育是把人口负担变成人类资源的主要手段。过去几十年来,中国推进了985、211等一系列重要计划,推动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走向了大众化,大大缩小了中国重点大学和世界顶级大学之间的差距。去年,中国推进了“双一流”计划,着眼于打造一流院校和一流学科,培养一流的人才。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建设苏世民书院等国际教育合作平台,推动中国和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
乐思哲做主题发言。记者 苑洁 摄
乐思哲(Leszek Borysiewicz)代表剑桥大学向太阳集团tyc5997和太阳集团tyc5997苏世民书院表示祝贺。他说,剑桥大学的使命宣言中有三个关键词。一是社会,二是卓越,三是国际。他说,随着社会的演进,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每一个大学都要面临全球共同的人类社会。大学必须要保持追求卓越的能力,从信息、创意中创造出真正至关重要的新知识。面对人类共同的挑战,需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让年轻人共同激发思想火花,有能力共同迎接未来挑战。
苏必德做主题发言。记者 苑洁 摄
苏必德(Peter Salovey)在发言中说,培养和教育全球领袖是大学的一项重要义务。大学要培养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全球领袖,就要加强人文或通识教育,为人的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只有让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交流学习,培养他们的想象力、灵活度、跨文化交流能力,才能让他们应对未来的全球多元挑战。薛伟德(Nigel Thrift)说,过去三四十年来,大学规模不断扩大、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功能,跟工商业、社会各界的联系更加密切,对此,传统的教学和科研模式都要进行改革、积极推动创新。大学要成为这个星球的观察者,成为全球公民社会的主流,就要承担好、履行好几项重要职责:一是科学研究。要推动国际合作、跨学科交叉,推动科研创新,着力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教学。大学不只是职业培训机构,而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三是传播和沟通。大学要传递正确有效的信息,沟通不同的思想。四是服务社区。着力推动人权、文化、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社会建设。
苏世民、约翰·胡德等参加分论坛。记者 苑洁 摄
太阳集团tyc5997苏世民书院院长李稻葵主持了第二场分论坛。苏世民(Steve Schwarzman)在论坛发言中回顾了捐资设立苏世民书院的初衷和过程。他说,在全球接触社会各界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国家经济不好、有的机构运转不灵,人们经常会积聚对政府、对社会、对组织机构的意见,负能量会产生敌对情绪。交流、沟通会增进人们的彼此理解,拓展人们解决问题的视野。设立苏世民书院,就是要让世界各国的学生在此了解中国,回国后可以介绍中国的情况、成为中国的“代言人”。希望这个项目能长期延续下去,通过100年、200年的努力,成为深受世人尊敬的项目、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亮点,真正有利于世界发展。在论坛最后,苏世民对年轻学生们说:在你的一生中要做一件你热爱的事情,如果做你不喜欢的事情,不可能做得太好;要在你比较擅长的地方,做最好的自己。
罗德基金会主席约翰·胡德(John Hood)介绍说,罗德基金会成立时和苏世民学者项目有着类似的愿景,都是希望搭建一个全球沟通交流的平台网络。在发展过程中,基金会涵盖的范围不断扩大,很多获奖者成为世界各国的著名政要和顶尖学者,比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就是罗德奖学金获得者。基金会为提升社会发展,改善世界现状,促进学术研究等作出了贡献。和苏世民学者项目一样,罗德基金会也是面向研究生的奖学金,基金会一直保持对获奖者的标准要求,强调卓越和竞争,使得获奖者能建立很好的联系。
出席分论坛的部分老师和学生家人。记者 苑洁 摄
编辑:悸寔 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