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中国共产党太阳集团tyc5997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 正文

扎根中国大地 聚力改革创新 为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太阳集团tyc5997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太阳集团tyc5997党委书记 陈 旭


陈旭在在中国共产党太阳集团tyc5997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上作报告。石加东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代表中共太阳集团tyc5997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中共太阳集团tyc5997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是在学校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着力构建新百年发展新格局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太阳集团tyc5997105周年校庆贺信要求,凝心聚力,改革创新,扎根中国大地办好社会主义大学,为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而奋斗。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本届党委是2012年4月在太阳集团tyc5997第十三次党代会上选举产生的。五年来,学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105周年校庆贺信精神为指引,团结带领师生员工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学校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迈出崭新步伐,新百年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始终保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党对学校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相关实施办法,进一步健全党委全委会、常委会、校务会议等议事决策制度,民主集中制得到有效贯彻,协调运行机制不断完善。规范院系党政联席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召开全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强化各级党组织职责,进一步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完善理论学习体系和长效机制,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累计学习88次,理论宣讲团深入师生宣讲500多场。推动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创办期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加强对学校传统的研究和宣传教育,设立“三院遗址--清华第一个中共支部诞生地”纪念物,修订编纂《太阳集团tyc5997志》和《太阳集团tyc5997图史》。加强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成立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办公室,推动新媒体建设。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制定实施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党的建设规划和文化建设规划。制定《太阳集团tyc5997章程》并以此为统领制定修订校级规章制度112项,制定实施“十三五”制度建设规划,推动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完善党务公开制度,落实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和提案制。加强对统战工作、群团工作和离退休工作的领导,引导师生员工坚定跟党走。成立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坚持校领导联系党外代表人士的制度,加强对民主党派的领导和支持。将党外代表人士培养工作纳入干部队伍规划,实施“12631”工程,积极支持党外人士参政议政。每年召开两次教代会、工代会全体会议,报告学校工作和校务公开工作,五年来立案提案162项,提案处理满意率达97%,校工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校系两级离退休工作体制更加完善,加强党建工作分类指导,通过“涌泉基金”等帮助离退休人员解决生活困难。关工委实现二级基层组织全覆盖,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表彰。

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办学质量和办学条件显著提升。把学校发展和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在全国高校率先实施综合改革,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教师分系列管理、教研系列准聘长聘和薪酬体系改革为主要内容,全面实施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青年教师培养,入选国家各类人才计划的人数实现倍增,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显著提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探索本科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和培养方案重构;建立新雅书院,进行通识教育改革;优化人才选拔方式,实施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深化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发起成立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优化学科结构,新建和调整10个院系,长庚医院建成运行。14个一级学科全国评估第一,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国际学术影响力显著提升。以学科交叉、前沿部署和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深入实施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持续提升,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一等奖6项,文科成果获奖数和重大项目立项数实现重要突破。强化校地合作平台建设,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进对口支援工作,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制定实施全球战略,60%博士生和50%本科生在学期间具有海外访学经历,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国际学生规模居全国高校首位。创办苏世民书院、全球创新学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办学项目,发起成立亚洲大学联盟,国际化办学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和绿色校园建设,后勤等各方面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新增机械学院大楼、艺术博物馆等1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面积,新增39亿元仪器设备,学校固定资产总值增加99亿元。积极推进学清苑、双清苑住宅建设,完善周转公寓制度,教职工住房条件显著改善。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保持了校园和谐稳定。

注重思想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不断深化。按照“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制定实施学校《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率先实现本科生4门思政课慕课上线。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举办大学精神与文化研讨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班,开展青年教师社会实践活动。重视师德建设,先后开展向优秀共产党员吴良镛院士和赵家和教授学习的活动。完善“双肩挑”辅导员专业化培训体系和发展支持体系,辅导员队伍建设成果获得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奖特等奖。制定实施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的意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校团委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持续开展“行健新百年,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每年上万名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创排话剧《马兰花开》,校内外演出55场,覆盖观众8万多人次。加强学生理论社团建设,推进公益志愿服务工作持续深化,分别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自觉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五年来输送国防、军工定向毕业生1200多人,与空军联合培养飞行学员成效显著。加大就业引导力度,鼓励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就业质量稳步提高,五年来共有10516名毕业生到重点单位和基层就业,其中1855人到西部地区工作。

完善管理机制,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根据事业发展及时优化调整二级单位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设置,实现党的工作全过程全方位覆盖。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开展各单位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并实施后位约谈。加大投入力度,基层党建专项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五年来资助党支部调研课题和特色活动879项。狠抓组织生活质量,突出政治性和思想性,2016年全校党支部理论学习次数达到平均每学期3.3次。加强党支部建设,每年举办教工党支部书记研讨班、新任支委培训班和优秀党支部书记学习研讨班,每两年开展教职工党支部工作评议,每年开展学生党支部工作评议,加大对薄弱党支部的督导帮扶。持续实施学生党员“先锋工程”,进一步强化党性教育。高度重视在优秀教职工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完善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新党员的分层次教育培训体系,五年来共发展教职工党员438人、学生党员6332人,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光荣入党。认真贯彻“好干部”标准,规范选拔任用程序,落实干部选任工作纪实。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探索全球选聘院系行政负责人,采用聘任制方式聘任工人身份干部,对新提任机关后勤干部实行1年试用期。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五年来培训3200多人次。落实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各项要求,认真开展干部企业兼职等专项整治工作,严格执行档案审核、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因私出国(境)审批备案等规定,2014年以来共查核干部个人事项348人次,对不如实报告的4人暂缓任用、2人诫勉谈话,对存在漏报或不规范填报的79人批评教育。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广泛征集意见,高质量开好民主生活会,切实做好整改,推动党内教育从领导干部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制定实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方案,着力在推动学习教育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在完善党内教育长效机制建设上见实效。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保持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年度制定并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要任务和分工。每年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持续深化廉洁教育。开展重点工作检查,加强对招生录取、基建后勤、物资采购、财务管理等重点领域监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公务用车、办公用房进行专项整治。组建党风校风监督员队伍,拓宽监督渠道和内容。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大力支持纪委监督执纪问责,强化“四种形态”运用,五年来对192名干部通过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方式及时提醒,给予27人党纪政纪轻处分和组织调整,给予10人党纪政纪重处分,其中开除党籍6人。积极配合中央巡视,全面抓好整改落实。今年2至4月,中央巡视组对学校党委进行了专项巡视,6月9日向学校反馈了巡视情况,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传统特色,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完善相关制度,强化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进展,同时严肃指出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整改要求。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巡视反馈意见,召开党委常委会进行专门研究,成立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制定了整改方案,对整改工作做出全面部署,从加强党的领导、抓严抓实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三方面明确了10大重点整改任务,并细化为150条整改措施,正在全力以赴深入整改,坚决做到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把这项重大政治任务落地落实,使巡视成果生效生威。

各位代表,同志们!在历届党委长期努力的基础上,经过五年来的扎实工作,我校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又取得了新的进步,党的组织和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我校现有47个基层党委、5个直属党总支, 1249个党支部,党员总数27719人。学校第四次被评为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本届党委的工作始终得到中央和北京市、教育部及有关方面的关怀与支持,所取得的成绩是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中共太阳集团tyc5997第十三届委员会,向上级党组织,向学校老领导老同志,向全校共产党员,向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向工会、共青团的同志们,向全校师生员工和离退休教职工,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在回顾过去、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要对照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清醒深刻地认识、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与中央的要求相比,学校党委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以及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还不够突出,“四个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党委领导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虚化弱化、发展不够平衡、工作不够深入的问题依然存在,党的建设需要进一步抓严抓实;党风廉政建设的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动真碰硬落实“两个责任”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强教育教学的内生动力还没有充分形成,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居于国际领先地位的优势学科还不够多,学科发展存在短板,学科交叉、团队建设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突破;引领行业和社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还不够突出,原始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顶尖人才数量还偏少,学术大师和领军人物的培育还需要大力加强;行政管理架构和资源配置机制不尽完善,扩大院系管理权限、增强基层办学活力还需要着力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不够到位,思想政治水平、管理服务能力和作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始终做到“四个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各位代表,同志们!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经过一代又一代清华人的努力,我们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当前,学校进入到新百年发展的新阶段,既有着宝贵的机遇,又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从世情来看,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全球高等教育变革方兴未艾,我们国家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清华如何快速适应这种新趋势、新格局的变化,担负起应有的历史使命,加快改革发展步伐,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增强国家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

从国情来看,我国正处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为高校的未来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要求高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我们所在的首都北京正处在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未来五年要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强化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党和国家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我们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自身的发展与党和国家的需求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奋发有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国家民族发展进步作贡献。

从校情来看,一流大学建设进入到“三个九年,分三步走”总体战略的冲刺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梦想,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这个梦想,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梦想。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当前学校综合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治理体系、教育模式、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体制机制问题需要解决,发展受到的资源条件约束愈加凸显,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实现内涵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梦想,越要倍加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党中央国务院制定颁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继承学校的优良办学传统,抓住“双一流”建设机遇,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既要办出水平,更要办出特色,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发展模式,形成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成为一流的独特的太阳集团tyc5997,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紧密结合自身的发展使命,学校进一步制定了与“三个九年,分三步走”战略紧密衔接的中长期发展目标:

——到2020年,一批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学校综合实力、办学质量显著提升,为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突出贡献,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到2030年,更多优势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部分学科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更加突出,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显著提升,治理体系更加成熟完善,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高等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到2050年前后,办学声誉获得世界公认,成为学术大师荟萃、全球学子向往的学术殿堂,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成为世界顶尖大学。

我们正行进在太阳集团tyc5997新百年波澜壮阔的新征程上,在2030年建校120周年前夕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是全校师生员工和全体清华人新的共同梦想、新的共同追求,更是党和国家赋予太阳集团tyc5997新的光荣使命、新的崇高责任。面向未来,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将要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致我校105周年校庆贺信要求,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国家、坚持改革创新,面向世界、勇于进取,树立自信、保持特色,广育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各类人才,深度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努力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方面走在前列,始终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

始终坚持正确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的大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使之成为学校办学的鲜亮底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指导办学实践,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始终瞄准世界一流,牢固树立一流意识,深刻认识一流大学建设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过程,时刻保持永不满足、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克服懈怠心理、自满思想,深入探索一流大学建设规律,坚定不移地向着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目标迈进。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校经验的同时,不断总结凝练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扎实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始终突出清华风格,继承和发展百年清华形成的优良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和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继承发扬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和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锐意进取,人文日新,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清华风格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发展道路。

始终坚持立德树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学被赋予越来越多的使命和功能,但大学的根本始终在于人才培养。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要坚持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把学校长期积累的各方面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新优势,深化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和完善现代教育教学体系,使广大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宽厚基础、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坚持立德为人才培养之首,坚持办学兴校、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引导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广大教师要把教书育人作为第一学术责任,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每一所世界一流大学都具有深厚的民族根基。一所大学能在一个国家的历史上占据重要位置,不仅是因为它的学术能力,更是因为它的服务精神和为国家民族作出的实际贡献。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深度参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学术优势,坚持“顶天、立地、树人”的科研宗旨,把满足国家战略需要和引领国际学术前沿“两个战场”统一起来,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要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重大需求,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树立世界眼光、密切人文交流,建立全球合作伙伴体系,助力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积极参与世界优质教育科研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推动全球性重大科技问题和治理问题研究的跨国合作,创造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共同解决全球性重大挑战。要主动服务国家思想文化建设重大任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提升学术原创能力和水平,推动学术理论中国化,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坚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创新对外传播方式,增强国际话语权。

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改革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改革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创新。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深入推进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攻坚克难,坚决破除制约办学兴校的各种体制机制弊端,打破大学相对封闭的发展模式,建立以学术为导向的开放和竞争发展机制,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先行先试、探索规律、积累经验、引领示范。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只有学校保持稳定,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才能有效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学校稳定才能具有长期可靠的基础。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师生员工的满意度、办学资源的承载度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相协调,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依靠师生、服务师生,注重发挥师生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和首创精神,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为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贯彻共享发展理念,优化制度安排,让广大师生员工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要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始终保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在改革中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和组织优势,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创新,不断提高开展深入细致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带领引导广大干部师生主动关心改革、积极支持改革、深入参与改革,为改革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坚强保证。

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国家、坚持改革创新,这“四个坚持”既是党和国家对太阳集团tyc5997的明确要求,也是我们对一流大学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既是清华以往办学经验的系统总结和取得今天发展成就的根本原因,更是我们面向未来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常抓不懈,将其创造性地贯彻到学校各方面工作之中,努力走出一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成功之路。

三、切实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不断开创学校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新局面

今后五年,是我们冲刺实现2020年发展目标、迎接建校110周年与开启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新发展阶段相衔接的特殊五年,是为学校新百年奠定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五年。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坚持党对学校领导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承担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双一流”建设,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和“十三五”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一) 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办学方向是立校之本、办学之要。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政治定力,把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贯穿到办学治校全过程。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学校实施意见各项任务,并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系列配套文件,形成全面协同的工作推进格局。进一步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成立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顶层设计和综合协调。制定政治理论学习培训规划,以青年教师、海外引进教师为重点对象,完善平台机制建设,通过学习研讨、社会实践、校内外挂职等多种途径,不断增强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知、情感认同,牢固树立“四个自信”。进一步明确对全体教师的要求,加强对教师育人投入的考核,有效发挥教师教书育人主体作用和各门课程的育人职责,形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同向同行的育人合力。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制定师德“一票否决”实施细则。设立新百年教学成就奖和年度教学优秀教师奖,持续开展本科生“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教师”和研究生“良师益友”评选活动,多渠道选树宣传优秀教师典型。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整合拓展资源,规范对新入职和在职教师的系统培训和职业发展支持,提升思想素质和发展潜力,做到全覆盖、不断线。建立健全学校和院系领导联系教师制度,将思想政治工作同支持教师发展成长有机结合,在关心关爱中增强教育效果。

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深化研究型教学理念,拓展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继续探索完善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落实学校和院系党政负责人定期上思想政治教育课和作形势政策报告制度。制定专门文件,加强“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高标准选拔配备,全过程培养管理,全面提高工作水平。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与管理,完善培养培训制度,提升育人实效。针对本科生、研究生不同特点因势利导,深入推进“行健新百年,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加强社会实践课程建设和基地建设,深化博士生社会实践改革,探索将本科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要求,构建实践育人新机制。落实班团集体建设三年规划,探索大类培养环境下的学生集体建设新特点新规律。持续推进学生资助体系、发展指导体系、心理健康指导体系建设,增加学生荣誉和激励多样性,建立本科生“第二成绩单”,形成学生全面发展的反馈机制和个性发展的支持机制。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建设学校思想政治和舆论引导新媒体矩阵,发挥主流思想文化聚合引领功能。完善国防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创新国防教育的形式内容。完善学生职业发展和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就业引导,进一步加大向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单位以及重要国际组织的人才输送力度。

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自觉性。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优化院系党政联席会运行机制,进一步发挥院系党委政治核心作用。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强化监督体系,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强化班子能力建设。努力探索和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增强驾驭复杂矛盾、推动改革创新、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强化班子作风建设。继承发扬学校历届领导班子的好传统,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学代会、研代会等履行民主管理职能的机制,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增进共识、集心集力的优势和功能,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做好群众工作,把党的决策部署变成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高度关注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和现实需求,不断改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带着责任和感情做好离退休工作,保障广大师生员工共享学校改革发展的成果。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加强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队伍,大力推进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育人的坚强阵地。着力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评价体系,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出一批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理论成果,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充分发挥校园主流媒体作用,加快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完善会商研判、情况通报、风险防控、管控处置、督查考核等机制,切实维护学校意识形态安全。加强课堂教学、教材编选、国际合作、讲座论坛报告会、各类媒体和出版物等舆论阵地管理,坚决抵御和防范错误思潮对校园的渗透影响。做好重大活动和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的网上舆论引导,用权威声音、主流思想抢占舆论制高点。

(二) 坚持党管改革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加强学校党委对综合改革和新百年发展的领导,进一步坚定改革决心,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通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前瞻性的改革,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将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更加有效地转化为学校改革发展优势,激发师生员工的创造活力,进一步推进内涵发展,推动学校向着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方向迈进。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落实“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要求,全面实施本科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深化培养方案重构,推动荣誉学位、第二学位、双学位、辅修和交叉学科认证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挑战度,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推进新雅书院建设,探索通识教育新模式,促进通专融合。总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进一步推进“学堂计划”“卓越计划”等人才培养特区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整合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完善适应培养目标的研究生选拔机制,实行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实施“未来学者培养计划”,支持博士生开展原创性研究,加大国际化培养力度,提升学术创新能力。探索跨院系、跨领域的专业学位“项目制”管理机制,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完善学业评价体系,建立学校、院系、教师三级教学效果评估指标和覆盖入学、在读、毕业等环节的督查反馈机制。强化学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学习、生活和活动的条件保障,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造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以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为核心,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教师分系列管理,建立健全教师聘任管理体制和运行规范。强化院系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主要责任,特别是在人才评价和引进中的主要作用,围绕学校的战略布局和学科重点发展方向,重点引进活跃在世界学术前沿、有重要影响力的顶尖人才。集中资源加大对青年骨干教师的支持力度,加快实施各类优秀人才和青年人才的选拔和发展计划,促使更多人才脱颖而出。加快推进管理、服务与支撑队伍改革,优化岗位设置和职责要求,改进聘用方式和考核评价机制,完善薪酬福利体系,全面提升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建立一支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相适应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全面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坚持一流标准、内涵发展,定期对学科建设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建立学科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学科交叉,完善教师跨院系聘任、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科研资源配置流动、科技评价等方面制度,加大实体交叉平台建设力度,创造有利于学科交叉的环境。推进文科“双高”计划实施,着力提升文科整体水平,以智库中心为平台建立辐射全校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的新型智库体系,积极承担重大战略、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决策支持研究,为解决国家和全球性问题提供智力支持。

深度参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科研成果转化协调推进机制,理顺管理服务机构职能,建立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专业队伍,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探索产学研融合发展机制,拓展学校与国家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的战略合作,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深入开展校地合作,完善地方院、派出院管理机制,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构建教育、科技、文化等全方位合作体系,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坚持高端引领,推进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学堂在线”慕课平台等建设,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促进学习型社会发展。加强高层次管理干部和创新人才输送,扎实做好青海大学、新疆大学和南涧县的对口支援和定点帮扶工作,广泛开拓国内外资源推进教育扶贫等公益性教育服务。

加强文化建设,打造具有清华特色的文化高地。全面落实“十三五”文化建设规划,着力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加强文化交流传播平台建设,办好人文清华讲坛和一批高水平论坛讲坛。大力推进体育和美育工作,丰富体育、文艺和社团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发挥校史、校训、校风、校歌等的育人功能,鼓励支持院系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载体,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加强景观文化建设,净化美化环境、保护文化遗存、扩充文化设施。推进学生原创优秀作品出版支持计划,繁荣校园文化艺术创作。设立专项基金,组织实施重大文化建设工程。加强学校文化研究,启动实施清华史料与名人档案征集研究工程,开展清华文化专题系列研究,系统阐释清华精神的核心要旨和时代内涵,科学指导并推动清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深入推进全球战略,构建国际合作交流新格局。推进高层次国际化办学,加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战略布局,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创新人才,提高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支持学生赴海外开展高水平研究和深度学习活动,大力推进苏世民书院、全球创新学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等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实施。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优化国际学生生源结构,完善学习管理、学业指导等工作体系,推进中外学生趋同管理。深化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和国际组织的战略合作,建设一批国际科研合作基地和智库。积极利用全球科技资源,主动发起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强校园国际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软硬件环境,提升整体服务能力。

推进资源配置模式和行政管理改革,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优化学校和院系二级治理结构,落实院系在人员管理、经费预算、资源配置方面的主体地位,做到资源投入与事权责任相匹配、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协调。多渠道拓展办学资源,加强筹资管理,充分调动院系的筹资积极性,做到总量增长、结构优化。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强化使用监督,提高配置使用效率。规范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校属企业改革发展,增强服务学校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启动新一轮校园规划修编,进一步优化校园功能布局,提高土地资源和建筑利用率。推进绿色大学建设,提升信息化建设和服务水平,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打造低碳校园。完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发展教育特色鲜明的服务项目,有序退出可由社会优质资源替代的服务项目,建立符合行业标准的专业化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三) 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学校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从政治上认识和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更大的担当、更有力的举措,坚定不移地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着力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提高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完善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和党组织学习制度。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实施办法》,创新学习内容、学习主体、组织管理和监督检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建设好规范长效、覆盖广泛的理论宣讲团,深入实施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讲党课制度,围绕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纪念建军9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爱国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坚定广大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抓基层打基础,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将全面从严治党切实落实到每一个党支部、每一名党员,扭转基层党建虚化弱化趋势。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推进在重大项目组、交叉学科课题组、社会实践支队等建立党支部、党小组或理论学习小组,完善研究生党团班对应体系,着力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强化服务理念,明确服务内容,创新服务载体。实施学生党建支持系列计划,以“固本计划”支持深化理论学习,以“深根计划”支持拓展社会实践,以“先锋计划”支持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究制定教师党员参与学生党建的措施,落实校、院系两级党委委员联系党支部制度。实施“领雁计划”,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将教师党支部书记岗位纳入公共服务范围,加大力度支持党支部书记全面发挥作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完善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确保党支部组织生活次数和质量,强化政治性、思想性、原则性和战斗性。从严做好党员日常管理,建立党员参加理论学习、组织生活和缴纳党费情况纪实机制。定期开展党员民主评议,稳步推进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工作。持续实施本科生、研究生党员“先锋工程”,进一步强化党性教育。加强党校建设,完善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新党员的分层次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对学生各类理论社团的指导和支持,组织开展新生党课、骨干训练营,注重发挥共青团“推优”作用,打牢学生党建工作基础。重点做好在青年学生、青年教师和学术骨干中的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发展工作的计划性,注重发展节奏、数量与质量相统一。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在每个二级单位党委配备组织员。

坚持党管干部人才,建设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选好配强二级单位党政班子,坚持任期制、述职述廉述党建等制度,支持各单位独立负责、创造性开展工作。采取组织选拔、竞争上岗、公开选聘等多种方式,加大聘任制力度,规范干部选任程序。制定改进“双肩挑”干部选拔培养和考核管理工作办法,健全激励保障机制。落实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各项要求,进一步强化日常管理监督机制。制定干部队伍规划,加强40岁以下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形成合理的年龄梯队。加强校系交流、多岗位轮换和挂职锻炼,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重视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的选拔培养。整体推进各类干部培训,促进干部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人才发展规划,完善多元化人才选拔路径,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共同参与和推动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各级党组织要全面关心人才的思想、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各类人才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一流大学建设。

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以优良党风带校风促学风。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党内教育成果,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党员联系师生制度,充分利用互联网及新媒体拓展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及时了解和解决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弘扬求真务实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和领导干部勤勉敬业、开拓进取,一心一意推动学校发展。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持之以恒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从小事抓起、从具体问题改起,严格执行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因公出差出国等有关规定,持续开展专项检查,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形成经常抓、长期抓作风建设的工作机制。大力弘扬清华党组织爱国奉献、又红又专、实事求是、深入群众的光荣传统,弘扬优良校风学风,持续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维护学校良好声誉,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落实“两个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党委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构建主体明晰、责任明确、有机衔接的责任体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地落实。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加强对“六项纪律”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情况、对“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建设及其执行情况、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等的监督检查,构建有效管用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推动和支持学校纪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切实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能,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充分运用“四种形态”,进一步扩大谈话、函询、诫勉范围,严明纪律,抓早抓小,防止小错酿成大错。推进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切实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全面做好中央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对存在的问题逐条认真研究,制定整改台账,明确每一条整改任务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层层压实责任。加强对巡视整改工作的监督问责,对落实整改工作不力、效果不明显的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及时处理、严肃问责,切实推动整改到位,并形成长效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依规治党。加强学校党委对依法治校和制度建设的领导,深入实施“十三五”制度建设规划,整合全校各方面力量,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规章制度的立改废工作,使我校在2020年基本形成科学完备、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师生员工全员培训,提升学校法治能力。加强党内制度建设,重点研究制定修订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制度、党组织生活会制度、党务公开工作制度等一批重要规章,推动学校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把依纪依规管党治党贯穿全面从严治党全过程。

各位代表,同志们!太阳集团tyc5997新百年发展的蓝图已经展开,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全校师生员工正满怀激情、奋力拼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旗帜,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向着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目标奋力前行,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7年09月06日 16:21:2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太阳集团tyc5997新闻中心版权所有,太阳集团tyc5997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