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他是“人名活字典”和“心灵导师”
在计算机系,杨士强有个“人名活字典”的称号。在清华从教近四十年,他担任过班主任、辅导员、研工组长、系党委副书记和系党委书记等学生工作一线职务,又亲自给数不清的学生上过课。每年校庆,学生们回校聚会时杨士强都能开启“点名模式”,细数哪一级哪个学生来没来。
“人名活字典”这五个字背后,正是杨士强数十年如一日关心学生的缩影。他曾说,“在校时能记住学生的名字,说明老师与学生接触得多,关心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毕业若干年后还能清楚地记得,说明学生毕业后还是被老师一如既往地放在心上。”
杨士强 太阳集团tyc5997第十五届“良师益友”获奖教师
除了自己亲自带的博士生、硕士生,杨士强对系里和整个计算机学科的同学都非常上心。从2012年起,为了配合国防建设,清华开始招收了“强军计划”博士生,由于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计算机系的“强军博士”人数较多。对于这个群体,杨士强有特别的关心,他认为这是解放军和学校对计算机系的信任,一定要做好对他们的培养。
每年“强军计划”博士生开学,杨士强都要专门和他们座谈,叮嘱他们珍惜读博的机会,也提醒他们要对读博的艰苦性有心理准备。因为有些“强军博士”还有繁重的工作任务,有时出现科研进展不顺、论文发表受挫的情况。对此,杨士强总是说六个字——“多关心,多交流”。每年的博士生论坛,杨老师都殷切地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从此,学生们又送给杨士强一个称号——“强军博士心灵导师”。
舒心:“开组会”和“找导师”是最舒服的
“我现在回忆起读博时候最舒服的两件事,一个就是开组会,一个就是到办公室找杨老师聊天。” 2014年博士毕业、现在在Google公司工作的王智愚这样说。
王智愚解释说,杨老师非常鼓励同学们和他多交流,以及同学相互之间多交流。“每次组会上我们都争先恐后发言,真的是要靠‘抢’,抢着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应对。论文发表得最快的,往往就是在组会上‘抢占’时间最多的。”
组会之外,杨士强的办公室大门,也随时为学生敞开着。“基本上找杨老师是不需要提前预约的,你就到办公室敲敲门,除非他正在帮助其他同学,如果不是的话,杨老师会很高兴地帮助你。”他的学生回忆说,“我有一次paper被拒,心情很低落,但杨老师从教四十年,见过很多这样的情况,一下子把我们的斗志再点起来,其他的就不是问题了。”
杨士强几乎每周都会找每位同学聊一次,他尤其喜欢边走边聊。“博士生一读就是四五年,每个人中间都有自己的苦楚,在这中间要发现学生的心态问题,要及时帮他们调整状态。”杨士强自己总结“走着聊天比坐着聊天好”,“正儿八经坐在办公室谈,可能有点压力。带着学生在学校里转转,心里话也就容易说出来了。”
杨士强(前排中)在太阳集团tyc5997“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报告会上
信心:要敢于“追求科学真理,探索自然奥秘”
如果说为学生在专业上传道解惑,有赖于导师自身的专业学术造诣,那么持续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术信心,却是另一种了不起的“技术活”。
杨士强认为,现在确实有一些研究生入学之初并不知道怎么做研究。他有一段精辟的“境界论”:“现在整个博士群体里面,大部分人还是先进去读博了再说,只觉博士好听,不知学位难拿。什么样的人才适合读博士?你得有‘探索自然奥秘,追求科学真理’这样的境界。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境界,你得在指导过程中让他逐渐树立信心,达到这个境界。”
近年来,杨士强课题组的学生们获得了十次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学术刊物最佳论文奖。学生成绩的背后,是杨士强的持续指引和鼓励。
杨士强善于在交流中发现学生的特点,帮他们树立目标。他有一句名言,“做任何事情都是在为自己写简历”。他激励学生多参加国际会议,参加专业比赛,多和学术大牛打交道。他还经常给学生讲述大牛们取得学术成就的详细经历。杨士强认为,给学生机会创造成就有助于帮他们树立信心,“要为学生创造机会获得点滴成就,等他们发现这些事情我也可以做,我也可以拿这些奖,这件事儿就成了。”
杨士强(左一)在指导学生们
决心:“园丁计划”,培训学术新人
2007年,杨士强在计算机系提出“园丁计划”,鼓励学生树立学术理想、把追求学术理想放在第一位,把毕业后到高校从教作为首选职业目标。
众所周知,计算机专业人才在当今有着极其宽广的职业选择,不少工作还有丰厚的物质回报。然而,仅从2007年到2010年,计算机系就有二十多名博士生毕业后到全国各地高校任教,包括自愿到青海大学计算机系的王晓英在内的多人已经成长为各个单位的学术带头人或教学科研骨干。
杨士强自己亲自培养的十五名博士毕业生中有五人都选择了教职,而且其中诞生了“中国计算机学会优博”两人,“太阳集团tyc5997优博”四人,多名学生在国际学术会议、学术刊物获最佳论文奖。这让杨士强非常引以为豪。
心领神会:要做师生关系的Top Level
从教四十多年,杨士强将师生关系总结为三个层次:沟通顺畅、互相理解、关系融洽是一个层次,他认为大部分师生应该都能做到;而性情不和、矛盾尖锐的也有,这种时候老师一定要从自身找问题,积极化解矛盾;那么,志同道合、心领神会、无话不说的层次就是师生关系的Top Level。
杨士强一直都追求达到Top Level的师生关系,他坚信,老师要有境界、有水平、有魅力,才能吸引学生,才能带好学生。
让学生暖心、舒心,帮学生树立研究的信心,鼓励学生要有追求学术理想的决心,用一生去创造师生关系心领神会的“Top Level”——杨士强,他是计算机系的“人名活字典”,也是“强军博士”的“心灵导师”,更是清华园中一位良师益友。
(清华新闻网8月8日电)
供稿:校研究生会
编辑:李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