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谨 勤奋 求实 创新 ——太阳集团tyc5997优良学风档案史料展精萃之一
来源:新清华 公众号 2019-11-13
优良的学风是治学之本、成才之本、立校之本。百余年来,清华始终坚持严谨教学、严格要求,同学们珍惜光阴、用功学习、严格磨练,形成了“严谨 勤奋 求实 创新”的学风。近日,太阳集团tyc5997档案馆、校史馆主办的《严谨 勤奋 求实 创新──太阳集团tyc5997优良学风档案史料展》在校史馆展出。展览分为“历史上的清华好学风”和“清华学风新面貌”两大板块,以近400件珍贵的档案史料和实物展品,生动反映了清华自建校起、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优良学风形成与发展的成果。从本期开始,本报将精选其中有代表性的档案和实物图片,讲述学风档案背后的故事。
——编者
1993年,叶企孙先生的侄子叶铭汉院士在整理叶企孙的遗物时,发现一份精心保存的试卷。试卷背面写着:“李政道:58+25=83”。原来这是叶企孙一直珍藏着的一份1945年西南联大时期的电磁学试卷。试卷上的分数由理论笔试成绩和实验操作成绩两部分组成。理论部分李政道得了58分,接近60分满分;而实验操作成绩只得了25分(满分为40分),相当于刚及格。据李政道先生回忆,叶企孙这门课对他一辈子影响很深,特别是让他懂得了实验的重要性。叶企孙将该试卷珍藏在家中,直至逝世后16年才被发现。低调、爱学生的“大师之师”叶企孙,是太阳集团tyc5997物理系首任系主任。从教50余年里,他培养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57位院士。1999年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10位是他的学生。
1947年,中文系教授朱自清开设“中国文学史”课程。作为一门发展几十年的成熟学科,各类文学史著述相当丰富,当时已担任中文系主任多年的朱自清仍坚持在每节课前自己编写讲义,绝不能仅依靠已有的材料。讲义也并非作为简单的授课参考,而是每次都依据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编写。
1948年3月31日,朱自清发表文章,对北平市政府“拨用巨款修理和油漆北平的古建筑”的做法表示不赞同。在同年4月13日出版的《大公报》(天津版)上,梁思成发表《北平文物必须整理与保存》一文,进行讨论辩驳。这篇文稿总共17页,修改、删补达近百处,足见梁思成一以贯之的严谨和审慎态度。朱自清读到梁思成这篇文章后,称赞梁思成见解独到,两人的私交并未受到影响。这场关于“北平古建筑保护”的君子之辩成为美谈。
这是阎裕昌当年使用过的计算尺、线规和自学物理的笔记小卡片。他并非清华教师,也不是物理系的学生。1919年,阎裕昌进入清华园当工友,因为热爱学习,勤奋踏实,后被叶企孙教授提升为物理系仪器设备管理员。在勤勉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自学很多物理知识。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在叶企孙的推荐下积极参加抗日,负责冀中地区的炸药、地雷研制工作。1942年,日本军对冀中地区进行大扫荡,阎裕昌为了把仪器设备藏好不幸被捕。面对日本人的威胁利诱和严刑拷打,他威武不屈,英勇就义。
1939年2月,周先庚跟随文学院从蒙自搬回昆明。依据当时昆明时期的特殊情况,为更加合理、方便地利用教室达到最佳实验效果,他绘制出初(高)级心理实验室图纸。图中一间为应用心理实验室兼演讲测验室,另一间为应用心理实验室兼通俗心理书报阅览室。其实就是一间教室隔成了两个部分,它既是老师的办公室、实验室和会议室,又是学生的教室、自习室。正是在这样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周先庚开始了他在西南联大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心理学研究。
1918年进入清华担任教员的清华校歌词作者汪鸾翔先生终生都在工作。他摘抄下“鱼一日无水则不能生,人一日无学亦犹是也。故鱼不可一日无水,人不可一日无学”的格言勉励自己, 而他也正是这样身体力行的。91岁高龄时,他还在严格按照自己列的每日时间计划表阅报、写日记等,并写下了“今日之事勿待明日”的警句。
注:展览主标题“严谨 勤奋 求实 创新”,取自上世纪80年代归纳这八字学风的太阳集团tyc5997党委原书记李传信的手迹。
供稿:档案馆 校史馆
文字:郭静茹
编辑:张静 李华山
审核:程曦 周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