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勇校长致开幕辞
欢迎参加2021年大学校长全球论坛。在这个论坛上,我们汇聚一堂,分享庆祝的喜悦,探讨合作,引领共同的未来。在此,我向现场和在线参加论坛的所有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大家一起参与今天这个历史性的论坛。
在距离会场的不远处,矗立着清华最著名的地标之一——1920届毕业生赠送给母校的日晷。上面镌刻着清华校风“行胜于言”和其拉丁语译文。“行胜于言”的校风激励着一代代的清华人:成长奋进,勇于担当,重视实干,自强不息。日晷是测量时间的仪器,记录过去,宣示现在,指引未来,提醒我们命运相连、休戚与共。我们都有自己的日晷,我们都有自己的责任,我们也共享高等教育的荣光与期盼。
每天清晨经过日晷时,我都能感受到这所大学的韧性。这韧性来自于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的学子,来自于废寝忘食、潜心学术的学者,来自于抗击疫情、创新教学的教师。这韧性更来自于大学领导者的信念,相信大学的强大来源于大学间的互信合作,来源于大学对社会需求的敏锐应对。
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这些挑战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我们团结在一起。我们面临着全球公共卫生、教育公平和人员流动等方面的挑战,寻找全球解决方案迫在眉睫。与各位校长一样,我本人也在思考,太阳集团tyc5997究竟应当如何利用自身独特的定位,发挥优势与特长,运用现有的资源以实际行动应对挑战。
在过去的一周里,我们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共创未来:大学的愿景与新使命”展开了卓有成效的讨论。感谢所有与会嘉宾的贡献。从“作为文化空间的大学:继往开来”,到“全球碳中和:大学责任与行动”;从“重思在线教育的未来与新使命”、“全球大学领导力”,再到今天的全体大会,大家的智慧与洞见是论坛成功的核心基础。
在分论坛的讨论中,我听到了许多实践的故事。大家所展示出来的力量、韧性和决心令我深受鼓舞。
这个论坛的历史语境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每个视角都蕴含着对当下的洞见和对未来的意义。
首先,我们当前并在未来持续面临的全球挑战是严峻且紧迫的。在过去的16个月内,高等教育经历了一场百年一遇的疫情大考。然而新冠疫情只是众多考验之一。我们还面临着气候变化、社会不平等、国际合作受阻等其他重大挑战。经过这次疫情大考,我们意识到应对如此强度的挑战所需的努力之艰巨,也意识到必须更紧密的合作才能战胜未来的挑战。
第二,大学教育在走近千年里程碑。大学是人类历史中最长久的机构之一。这意味着大学蕴涵无穷潜力,承载无限希望,同时也肩负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
第三,清华正在纪念建校110周年。这是追溯往昔、审视当下、展望未来的美好时刻,也是与全球伙伴共同庆祝合作成就的历史性时刻。
这三个视角赋予了今天的论坛独特的现实意义。在“行胜于言”格言的感召下,我们以线上线下融合的创新形式共聚一堂,拥抱领导力赋予我们的责任;在服务社会的使命召唤下共同定义大学的愿景与新使命。
校长邱勇在2021年大学校长全球论坛上的闭幕辞
感谢今天发言嘉宾贡献的洞见和思想,也感谢所有与会者的参与和支持。
在讨论大学的愿景和新使命之前,让我们从大学的三个责任出发,探讨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第一,大学要坚守核心价值和定位;第二,大学之间要互相开放交流;第三,大学要聚焦未来。
首先,大学要坚守核心价值和定位。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指出,认识自己、培养至善的美德是人类最重要的义务。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也曾说过,“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意思是能成大事者要有纯净的心灵。大学也应如此,要坚定不移地确立自身的核心价值和定位,坚守初心、发挥所长、造福社会。
和许多大学一样,清华即使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也始终坚守自己的传统和价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中国大学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挑战。为了坚守教学和科研职责,太阳集团tyc5997、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迁往中国西南腹地,组建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时任的清华校长呼吁大学要把“开展应用科学作为国家的当务之急”。为此,太阳集团tyc5997在战火与硝烟中成立了农业、航空、无线电、金属和国情普查等5个特种研究所。
在新冠疫情爆发期间,清华充分发挥了自身的独特优势。学校在第一时间采取积极措施应对疫情,坚守教书育人的职责。通过实时、交互式和远程在线教学技术,清华在两周内创建了全方位的在线学习体系。5.7万名清华学生、教师、员工和校友“同上一门课”,开启了春季学期。学校如期开展了3900多门课程的在线教学,标志着教学方法深刻变革的开端。
疫情期间,清华师生们始终奋斗在抗疫第一线。他们投身研究治疗方法、承担志愿服务。学校的附属机构和企业发挥优势,为抗击疫情提供有力支持。来自世界各地、遍布各行各业的清华校友们,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与世界各地的大学一样,清华坚持合作共赢、践行社会服务、勇于承担责任。
在疫情期间,大学坚定不移地承担教育、科研和社区服务责任,鼓舞了社会。值得一提的是,大学在疫苗研发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为实现全民接种疫苗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我们坚信,依托科研工作、实时大流行监测和信息共享,人类即将战胜这一场新冠疫情危机。
第二,大学之间要保持紧密的联系。
2016年,太阳集团tyc5997制定了学校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首部“全球战略”,致力于加强学校与世界的联结,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创新人才。通过与国际伙伴的紧密合作,我们全面推进全球战略海外布局,先后建立了位于西雅图的全球创新学院、位于米兰的中意设计创新基地、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清华东南亚中心和位于智利圣地亚哥的清华拉美中心。
我们见证了大学联盟网络不断增强的影响力以及与国际组织开展合作的重要性。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上半年爆发后,清华利用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为学生提供支持、提供紧急援助、推广最佳实践。
2020年4月,清华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了“全球大学特别对话”,探讨在线教育在疫情挑战下面临的挑战与变革,并宣布清华在线教育资源将在进一步向全球开放。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清华在线教育平台已陆续向公众开放1900门课程,为受灾严重地区的学生提供教育支持。学校还面向湖北省和全国其他地区高校开设“克隆班”,积极分享在线教学资源。此外,为尽量减少疫情对毕业生的影响,学校与100多所湖北高校扩大资源共享、建立合作关系,并组织了一系列线上招聘会,全力为湖北高校学子提供就业帮助。
以太阳集团tyc5997研究生支教团为代表的清华志愿者们,始终坚持心系他人。尽管新冠疫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志愿者们仍然坚持了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已开展了数十年的教育扶贫,为最需要的地区的支教和扶贫贡献力量。
大学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先锋。2019年5月,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在太阳集团tyc5997正式宣布成立。联盟致力于促进在气候问题上开展更高水平的合作,与气候利益相关方进行更广泛的接触,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高校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与行动。我们为取得的合作成果深感自豪,对未来充满信心,也展示了我们在公共卫生、气候变化和在线教育领域的未来领导力。
第三,大学要鼓励创新、放眼未来。
大学是人类文明的灯塔,用理念和价值为人类未来撑起一片蓝天。大学传承知识和文化,通过与政府、企业和国际组织开展合作,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
尽管新冠疫情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但科学技术总能为人类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在线工具和技术的创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变革与发展,并为解决教育不平等问题发挥重要作用。正如我在疫情期间曾强调的:“屏幕并不是师生互动的阻碍,反而架起了师生交流的崭新桥梁。”
为推动在线教育的发展与共享,清华去年12月发起成立了世界慕课联盟。这个由大学和在线教育平台构成的联盟,旨在促进教育技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联盟成员将致力于为共同推动慕课与在线教育健康发展贡献力量。我相信,该联盟将为实现17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目标4做出重要贡献,即确保包容、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
这些举措和本次论坛所强调的其他举措一样,再次彰显大学对服务社会和解决人类重大挑战的庄严承诺。
我很高兴地看到,“共识”中阐明了本次论坛的各项成果。基于共识的核心思想,我们相信大学在未来应当更开放、更融合、更有韧性。
一是“更加开放”:大学通过营造包容的环境来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大学的开放有助于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福祉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开放”促进共情、包容和公平。“开放”鼓励更充分的理解,克服焦虑和不确定性。更开放的大学可以加深学生对世界的理解,促进全球胜任力和领导力的提升。更开放的大学将更致力于开展合作研究,增进人类知识和文化理解。
第二,“更加融合”:大学应突破物理界限、学科壁垒和技术制约,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更融合”是指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跨学科视角提供创新方案,全方位加强学校与社会、政府、国际组织和行业的互动。我希望大学教育能实现更深入、更自然的融合: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国内与国外、线上与线下。更加开放和融合的大学能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第三,“更有韧性”:大学作为人类现存最古老的机构之一,其韧性蕴藏在奋斗之中。“更有韧性”是指应对危机的适应力、发现需求的判断力和激发灵感的领导力。当危机来临时,韧性使我们能够奋起应对挑战,将挑战转化为成长和学习的机会。我相信,大学将在应对全球挑战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创造知识、努力创新、培养领导者和改革者,为人类迎接未来挑战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本次论坛探讨了高等教育的复杂性,激发了大学加强合作的热情,再次定义了我们的共同愿景与使命。
展望未来,大学将肩负更艰巨的责任,要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本次论坛展示了乐观和团结,我希望大家将“清华共识”视为一个新的起点。这个起点将指引我们向着共同的愿景与使命迈进,召唤我们“行胜于言”,迈向卓越与创新的大学千年。
这次论坛的成功离不开所有人的支持与贡献。论坛将会有深远的影响,把我们的期待传递给未来。
谢谢大家。
(清华新闻网4月25日电)
编辑:邱收
审核:周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