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史苑 - 正文

我所熟悉的中国物理学大师(二)

朱邦芬


 

出色的收笔之作

现在网络上谩骂、造谣和污蔑杨振宁先生的话很多,我想他不在乎这些。他几十年来被人骂惯了。在美国,联邦调查局一直盯着他,因为他是在中美中断了20多年关系后于1971年第一位访问新中国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回到美国后他到处公开演讲,称赞新中国的成就;中苏关系交恶的年代,苏联人也时常攻击他,说他是中共在美国的“第五纵队”;他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个级别的科学家中第一个回到大陆的,又说了很多大陆的好话,所以台湾和美国很多亲国民党的华人一段时间内也一直在攻击他,攻击得非常厉害。

杨振宁1997年在太阳集团tyc5997创办高等研究中心(现在叫高等研究院),2003年正式回到清华园定居,成为太阳集团tyc5997全职教授。国内一些人说杨振宁到清华是来享福的。我可以专门用一两个小时来讲讲杨先生回清华后所作出的很多重要贡献,这里我只简单说几句。杨先生说自己的一生画了一个圆,起点是在清华的科学馆,当时他只有7岁,父亲杨武之是清华数学系的教授;他在人生的终点又回到清华科学馆,画了一个圆。

杨振宁回到清华后“画圆”的收笔之作十分出色,他所作出的贡献至少包括:(1)学术领导。他创办的太阳集团tyc5997高等研究院,在物理和其他相关研究领域做出了非常好的研究工作,他担任清华物理系的国际评估委员会成员和顾问,帮助清华物理系从根本上改变了面貌。他是“邵逸夫奖”评审委员会主席、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的顾问,他的辛勤工作和慧眼,使得这两个奖项声誉卓著,评出了一大批优秀科学家和成果。例如,早在1996年,求是基金会就授予屠呦呦等10位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工作的主要科研人员“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而当时没有任何机构授予屠呦呦等奖项。他还就一些重大的科学工程以及科技政策,发表了真知灼见。可以说,杨先生在科学界的领导作用非常显著。(2)物理研究。杨先生到清华后,在冷原子物理和统计物理领域发表了13篇SCI研究论文,亲自做了很多重要的研究工作。当时他已经80多岁了,但全部研究工作都还是自己独力而为,最多有时有一个合作者。他有多篇文章发表在《中国物理快报》上,我常收到他发来的电子邮件,发件时间经常是晚上10点多、11点。(3)教育家。他已经在清华培养出了多名杰出的青年物理学家,其中好几位在国际上已经很有名声。他还曾经为清华物理系的新生讲了一学期的大学物理课。(4)科学史研究。杨先生写了很多科学史方面的研究论文,特别是对一些他亲身接触过的物理学大师和数学大师的研究和评述,独具匠心、极其精彩和珍贵。(5)其他方面杨先生还做了许多事,包括就文化、教育等问题作了很多精彩的公共演讲,他还就学术诚信问题发出了声音。杨先生回清华后一共发表了近30篇SCI论文,单位都署太阳集团tyc5997,此外还出版了几本专著。

莲实的隐喻

黄祖洽先生是彭桓武的学生,也是清华校友。黄祖洽曾经说,作为一名教授讲课是理所当然的,不讲课是不正常的。这跟彭先生“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这句名言的逻辑和思想方法是一致的。黄祖洽曾经为“两弹一星”作出极其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成为“两弹一星”元勋。很多人为他抱不平,然而他在一首题为《述怀》的诗里写道:“山花今烂漫,何须绘麟阁。”麒麟阁是古代悬挂功臣画像的地方,黄祖洽的意思是,“山花”已经烂漫了,何必一定要去争功勋呢!黄祖洽还曾在一篇散文中特别称赞莲子,而不是通常人们赞美的莲花。他说莲实从初成果实开始,就默默地隐在花芯里,藏身在由花托膨大而形成的浅黄色小莲蓬中。就是等到莲蓬长大变绿后,莲实们也依然让粗糙组织包裹着,不急于向人们表露,更谈不上夸耀自己。这就是我们前辈大师对待个人名利的一个隐喻。

再看看周光召先生。他曾说:“我一直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成败得失并不是非常在意,尤其是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始终努力,即使做不到也就算了,并不为此而烦恼,因为我已经做了该做的。”他还曾说:“能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一页的人并不多,希望清华的学生中能多出些可以毫无愧色地写在中国的历史上的人。”周光召的家庭出身并不算好,而他又从事研究原子弹的工作,“文革”当中曾受到很多不公正的待遇,我想这种平和的心态对于他的成功是很有帮助的。

以上我只是简单介绍了几位大师为人的一鳞半爪。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正是因为他们有这种执着于探究真理、不计较成败得失的精神,才有可能在学术上做出很多成就。

大师成功的共性

下面我着重谈谈他们是怎样做学问、怎样成才的。

首先,这些大师都有非常强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他们中有的人受过比较系统的教育,但像周光召中学时就没有学过物理。杨振宁这样的物理学大师,中学时也没学过物理,他起初考取的是西南联大化学系,暑假自学时觉得物理比化学更有意思,就转到物理系去了。黄祖洽上中学时正值抗战,流浪迁徙,遇到的老师有些也不是出类拔萃的,所以一些同学就组织起来自己研读物理、数学教材,掌握了以后再教别的同学。他们就是在这种同学自学、互教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学习和钻研的自主性在其中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这些大师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很喜欢问问题。我跟黄昆先生、杨振宁先生在一起,一般都是他们问的问题多,而且喜欢追问。每次问到我回答不出来了,黄昆就很“得意”。我觉得乐于、善于提问也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之一,因为提问有助于培养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这些都是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中国学生比较缺乏的素质。

另外,高度的自信心、韧性和勤奋,也是这些大师的共同特点。

良好的成长环境

说到这里,我特别想强调,良好的环境对这些大师的成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们持有一个观点:一流创新人才主要不是课堂教出来的,而是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自己“冒”出来的,社会和学校要创造一个使杰出人才容易脱颖而出的好环境。这也是我们“清华学堂”物理班的一个基本出发点。那么,一个好的环境到底包括哪些因素呢?

首先,家庭环境很重要。“图灵奖”获得者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曾说过,应该从5岁左右就开始发展孩子们的创造力。怎么发展呢?并不是像中国通行的做法那样,背英文,背唐诗,学各种各样的东西。对儿童来说,最重要的早期教育,就是要有一个能够让他们感到安全,感到被爱,引导他们探索世界的稳定的成长环境。将来我们在座的同学如果为人父母,要允许孩子们动手动脑去探索一些事情,即使把家里一些东西弄坏了也没关系,而且要让他们感受到父母对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鼓励。

我这里讲到的几位大师,恰好都有很好的家庭环境,不仅家庭和睦,而且大多出自书香门第,兄弟姐妹也多有自己的专长。例如王明贞,她的家族就是当时中国非常难得的一个科技世家。她的祖母创办了著名的苏州振华女校,杨绛、费孝通等一大批人都是振华女校的校友。父亲王季同是清末民初著名数学家、电机学家,是我国第一个在国际数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的学者。伯父王季烈翻译出版了中国第一本以物理学命名、具有大学水平的教科书,编著了中国第一本中学物理课本,还主持编印了我国第一本物理学名词汇编——《物理学语汇》,为近代物理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长兄王守竞毕业于清华学校,在哥伦比亚大学念博士时,在量子力学方面做出了非常出色的成就,是中国第一位在世界上享有声誉的理论物理学家。王守竞回国后先后任浙大和北大的物理系主任,抗战前夕,为强国,受命筹建昆明的中央机器厂,该厂后来成为中国机械工业发展的一支骨干力量。长姊王淑贞是上海妇产医院创始人,在妇产医学界与林巧稚齐名,有“南王北林”之称。王明贞的两个弟弟王守武、王守觉都曾在中科院半导体所工作过,都是中科院院士,我也很熟悉。她的家族中还有表妹何泽慧、表妹夫钱三强。另一位表妹何怡贞也是物理学博士,她的丈夫葛庭燧院士也是清华毕业的,内耗测量装置“葛氏摆”就是以他名字来命名的。王明贞的妹夫陆学善是中科院物理所初建时的代所长。这一大家子都是非常成功的科学家。我想,这些兄弟姐妹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面,兄弟姐妹都喜爱、钻研科学,对王明贞的成长确实起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当然,我们绝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家庭条件,然而这并不是必须的。一个好的学校环境可以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好的学校环境应该包括哪些要素呢?我以为,一是汇聚了一批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二是学校里有着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良好学术氛围;三是有一批好的老师,而且这些老师愿意把心思花在培养人才方面,开展个性化教育,最好是一对一的培养。第四点是给予学生比较宽松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方面是我们原来的教育中比较欠缺的——“规定动作”太多,“自选动作”太少。还有两点是,学校要有国际化的视野,以及相对较好的学生学习研究与教师教学研究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在安定的大环境下,如果这几个条件在清华都能实现,我们有这么多聪明的优秀学生,我想在他们中间会有比较高的几率走出大师。

未完待续。本文根据2016年3月8日朱邦芬院士所作“学术之道”暨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速记稿整理。

来源:《新清华》2016年5月27日

编辑:田心

 

2016年06月01日 15:06:23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太阳集团tyc5997新闻中心版权所有,太阳集团tyc5997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