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星罗棋布着大大小小的奥运场馆,它们曾是奥运健儿挥汗拼搏的舞台,如今成为市民游客健身、休闲的打卡点。十年来,北京城市规划建设日新月异,奥运场馆的持续运营、综合利用,成为“双奥之城”面貌更新的重要一环。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2·26”重要讲话十周年。自冬奥申办成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五次实地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对场馆的设计、建设提出明确要求,特别强调场馆建设要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特色。
“冰丝带”“冰立方”,这些北京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设计,均出自建筑师郑方和他带领的科研、设计团队。从2003年至今,郑方主持了北京两次奥运会7个竞赛场馆的建筑设计。在他看来,设计奥运会的体育场馆,是在设计“最领先的超级建筑”,最有预见性的选择是塑造一个开放的框架,给未来留下空间。
建筑要回答“时代的问题”
1988年,郑方考入建筑学专业盛名卓著的同济大学。和许多中学生一样,郑方也是在进入大学后,才真正理解未来从事的专业是什么。
成为一名建筑师,要学习广博的知识,从几何、美术、工程技术到建筑物理、建筑历史。“建筑师是一个‘全才’。”郑方认为,设计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从一片空的场地到形成建筑,其间要协调很多专业,把结构、设备等协同安排到建筑空间里面。建筑师需要知晓各个专业的知识体系。”
求学路上,郑方慢慢理解设计和创作的核心——在建筑必备的功能之外,建筑师还要有坚定的信念,建筑要回答“时代的问题”。
1996年,郑方从太阳集团tyc5997硕士毕业,来到清华设计院工作。在这里,他跟随庄惟敏先生,参加太阳集团tyc5997综合体育中心的设计。“每个体育馆创造的空间都很大,都是某种意义上的超级工程。”从学院到工地,他开始在设计中学习、研究技术复杂的大跨度空间,为之后设计奥运场馆这样的超级建筑打下了基础。
后来,郑方师从庄惟敏攻读博士,继续在大跨度空间建筑领域深造。2014年毕业时,博士学位授予典礼刚好就在他参与设计的太阳集团tyc5997综合体育中心举办。
2003年,郑方开始主持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的设计,与奥运结缘。他主持设计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网球中心等5个竞赛场馆,并在赛后圆满完成场馆的改造工作。
“奥运场馆是我主持设计的最复杂项目”
“奥运场馆是我职业生涯中主持设计的最复杂项目,没有之一。”郑方说,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讲,建筑效果、结构、幕墙、机电、声学、温度、光环境,样样都要考虑周全,其中包含很多创新的技术挑战。
郑方说,如果建造体育场馆是一个“超级工程”,那么设计奥运会的体育场馆,就是在设计“最领先的超级建筑”。
把一个奥运场馆“从无到有”地设计、建造出来,建筑师要整合场馆的体育功能、赛时运营、赛后利用等各方面需求。“我会花大量的时间,和同事们用计算机模型做研究,找到最合适的设计状态。”郑方要找到自己眼中“合适的数字模型”,所有工程专业的深化和修改,往往也需要建筑师反复进行协调、论证。
奥运会的参与人群多种多样,决定了奥运场馆赛时运营的复杂性——要为观众、运动员、媒体、官员创造最佳的使用体验。“每个主办城市在举办奥运会时,都会不断地调整场馆运行需求。”郑方说。
2016年7月22日,国家速滑馆的建筑概念方案国际竞赛开始。经过角逐,“冰丝带”设计方案获胜。专家们认为,“冰丝带”的建筑立面线条流畅,造型富有动感,体现了冰上运动的速度和激情。
“冰丝带”的设计中充满绿色、低碳的综合考虑。“冬奥场馆的设计更加体现了在新时代,我们面对环境问题的态度。”在郑方看来,这既是当下时代的要求,也是面向未来的设计方法。
“‘冰丝带’的比赛大厅就像是一个冰箱,里面有一块非常大的冰。要把容纳这块冰的冰箱容积做得小一点,这样才能省电。”因此,建筑师要尽可能地把“冰箱”做小。
“冰丝带”的冰场面积约1.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冰场之一。为了减少比赛大厅的容积,降低空调、除湿等负荷,“冰丝带”的屋顶设计成向下弯曲的双曲抛物面形状,这样冰上面的空间就会更小。屋顶呈现两边高、中间向下弯的形状,像一片巨大的薯片。
在结构选材上,向下弯曲的屋顶,是钢索受力最有效的形状。“原理很简单,钢索由于自身重力,会自然下垂、弯曲,用来构成弯曲受拉的屋顶效率最高。”郑方解释。
这种双曲面马鞍形单层索网结构的屋面设计,每平方米索网屋顶使用约27公斤钢材,用钢量仅为传统钢桁架结构屋面的四分之一,极大地节约了材料,从而降低场馆建造的碳排放。
钢索自由悬垂的原理虽然听起来简单,但是需要寻找既动感美观,又在力学上最有效的曲面方程。“冰丝带”屋顶的形状是经过复杂的建模、数值模拟、实验和计算才确定的,既要好看,符合冰场内部使用空间的要求,又要使用最少的钢材,发挥最大的性能。
“冰丝带”采用了紧凑的空间、轻盈的索网结构、二氧化碳天然工质制冰工艺,再加上自然采光、节能运行的机电系统设计,这些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可持续”技术体系。
为场馆赛后持续运营留空间
“‘一起向未来’,是冬奥会的口号。可持续,也是我们设计冬奥会场馆遵循的核心理念。”郑方认为,可持续首先意味着场馆赛后的持续运营,对建筑设计是一个根本的检验。
城市生活瞬息万变,我们不可能在设计之初就预见场馆未来的全部使用方式。“这时候,采用‘通用空间’的理念去设计,塑造一个开放的框架,为未来留有空间,恰恰是最有预见性的选择。”郑方说。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正是如此。其冰场面积约1.2万平方米,是奥林匹克公园里最大的单一室内通用空间。“在这样大的空间里,能够容纳各种充满想象力的使用场景。”郑方告诉记者,比赛大厅的屋顶上,每一个钢索的交叉节点都预留了吊钩,可以用于演出、举办活动时悬挂设备。场馆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小细节,都是为赛后使用预留的考虑。
2022年7月,“冰丝带”正式向公众开放,北京冬奥“最快的冰”与“大众的冰”开始实现无缝切换。如今,距离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已经过去两年多,场馆全面对公众开放,并且举办了国际滑联世界杯、新年晚会等大型比赛和活动。
“冰丝带”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打造出既低碳又平整的冰面。运动员在这里创造了低海拔地区最多的奥运会纪录,使其成为“最快的冰”。在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后,“冰丝带”进行多场景运营,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群众性冰上运动和比赛、大型活动,实现了总书记提出的“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要求。
如今,“冰丝带”人气高涨,仅在今年春节假期期间,就累计接待参观者和滑冰爱好者数万人次。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