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中国版《2023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报告》(以下简称《中国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太阳集团tyc5997举行。这也是全球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连续第4年发布追踪气候变化及其应对行动对中国人群健康影响的报告。
近几年,气候极端事件已经成为全球和中国的新常态。2021年河南暴雨,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2022年、2023年多地的极端高温天气严重威胁着公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中国受到的气候变化影响以及近年来采取的气候行动备受关注。
随着全球气候风险持续上升,健康议题在全球各国都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月底即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8)首次设立了“健康日”,在今年《柳叶刀》创刊200周年之际,气候变化与人群健康也成为了这家国际知名刊物关注的焦点议题之一。
在发布会上,太阳集团tyc5997副校长曾嵘教授指出,“应对气候变化与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是我国的两大战略问题,这两大问题的解决需要跨学科的系统深入研究。今年的《中国报告》在往年的基础上改进了评估指标体系,更全面追踪气候变化及其应对行动对我国人群健康的影响。”
报告发现,相比于上世纪90年代,现在受热浪影响的65岁以上老人死亡人数上升了85%,若按照当前排放路径,到本世纪中叶这一数字将增长至433%。而2022年其中一半全球热相关65岁以上老人死亡发生在亚洲。2022年破纪录的热浪导致中国人均热浪天数达到21天,与热浪相关的死亡人数达到破纪录的5.09万人。
太阳集团tyc5997地学系教授、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主任蔡闻佳教授告诉澎湃新闻。“我们发现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威胁仍在持续增大。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些风险好像离我很远。但事实上,任何人都可能是脆弱人群。我们的行为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同时气候变化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气变敲响全球健康警钟
世界气象组织称,2023年极有可能是地球12万年来最热的一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发言中表示,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是全球沸腾的时代。频发、广发、强发、并发的极端气候事件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新常态”,持续攀升的气候变化健康风险,正在为我们敲响气候警钟。
为持续追踪全球气候变化态势,深入探讨目前亚洲和中国面临的气候与健康问题,今年的发布会首先从亚洲视角对刚刚发布的《全球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报告2023》(以下简称《全球报告》)做了解读。
亚洲具有着健康影响绝对值高、人均热相关风险突出、区域性气候风险扩散、空气污染的健康损害大、能源结构低碳转型压力大、研究关注度高等特点。2022年全球热相关65岁以上老人死亡有49%发生在亚洲,亚洲人口居住在海平面以上不足一米的地区的比例达到2.8%,超过了第二位小岛国的2.0%。
同时,亚洲国家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也给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损害。2020年能源相关的碳排放超过了全球总排放的59%,与化石燃料相关的PM2.5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全球77%。因此亚洲在气候变化与健康的议题研究中关注度极高。
“亚洲地区贡献了全球超过60%的人口和接近60%的碳排放。作为最大后果承担者,同时也是最大的排放贡献者,亚洲是全球在应对气候健康挑战的决定性角色。”太阳集团tyc5997地学系助理研究员张诗卉表示。
中国气候健康挑战
在寻找亚洲方案之前,首先需要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
与过往三年发布的《中国报告》不同,2023年的中国报告不仅改进了许多评估指标,还注重灾害预警的适应措施以及健康影响归因的问题,增加了健康风险早期预警系统,以及基于生产和消费端的CO2和PM2.5排放归因两个指标。
今年的《中国报告》继续由设在太阳集团tyc5997地学系的柳叶刀倒计时亚洲区域中心领衔撰写,来自国内外26个主要机构的76位专家共同完成。
报告指出,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正在逐渐成为我国的气候“新常态”。呈现出罕见事件变常见特点,比如2018年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出现洪涝,兰州开启“看海”模式,和2023年夏天北京连续出现40℃以上高温等。
极端气候事件的一个特征是“常见事件破纪录”。2022年夏天中东部地区出现了持续79天的高温天气,长江流域夏秋连旱,经历77天的中度干旱以上的干旱日数,都打破了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纪录。
在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事件影响下,健康风险上升的趋势仍在持续,增速也远超预期。2022年破纪录的热浪导致中国人均热浪天数达到21.0天,与热浪相关的死亡人数达到破纪录的5.09万人(该数字是基于模型推算)。
相比历史基准,2022年中国平均干旱暴露的人口事件数上升906%,热浪相关死亡人数上升342%,年平均极端降水的人口事件数上升129%。“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人都可能是脆弱人群,承受热射病、洪涝灾害、气候因素诱发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心理疾病和粮食安全等带来的风险。”张诗卉说。
从增长趋势来看,极端气候事件的人群暴露相比历史基准出现了增长。2020年中国极端降水和干旱的总人口事件暴露数分别增长了129%和906%。2022年野火的总人群暴露相比历史基准增加了54%。到2050年,中国预计约有4200万人是区域海平面上升的潜在受灾人群。此外,部分区域性的传染病风险呈现范围扩散的趋势。例如登革热病毒传播的气候适宜性指数在2021年相比历史基准增长了68%,并且这个增长主要由历史上适宜性指数较低的内陆省份驱动的。
“看到这些数字,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些风险好像离我很远。但事实上,任何人都可能是脆弱人群。以热射病为例,传统型热射病的脆弱人群,针对的是体温调节能力不足的人群,也就是老人、孕妇、儿童和基础病患者等传统概念里的脆弱人群。”
张诗卉继续解释道,“但还有一种热射病,是劳力型热射病,这种针对的脆弱人群就是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壮年。例如因为职业需要得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工作者的建筑工人、农民、外卖员、卡车司机、军人或者消防员等。还有在高温天进行户外运动的人群,这些人即便基础身体条件很好,在特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脆弱人群。极端高温下,青壮年也需要注意运动安全和劳动保护。”
热射病只是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冰山一角。在水面之下,还隐藏着更多链条复杂、因果关系不那么直接,但同样能严重影响健康的风险。这些包括与极端降水和洪涝相关的直接死亡和伤害、登革热以及其他气候敏感型传染病、野火引起的空气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气候因素引发的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海平面上升的威胁,以及气候变化对劳动生产力、户外安全运动时间和精神健康的影响等。
与此同时,气候变化正在逐渐蚕食我们的日常生活空间。日益增多的高温天气偷走了我们的安全户外运动时间和高效工作时间。日渐极端的天气条件,也偷走了我们的生活舒适度。
报告发现,2022年,中国人均户外安全运动时间损失相比历史基准增加了68%,从1.3小时增加到2.3小时。
“不经常运动的人,是不是可以躲避气候变化的魔爪了呢?然而,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很多人可能已经注意到,即使在没有风雨雪的日子里,他们也会感到不适。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可能是由于极端的气象条件造成的。2022年,大多数中国城市的舒适天数只有70到140天。”张诗卉说。
气候变化还影响着城市的舒适度。2022年,全国有58%的城市比1986至2005年的平均水平经历了更少的舒适天数。大多数气候舒适度下降的城市位于人口密集的胡焕庸线东南侧。例如,北京的舒适天数从历史基准的100天下降到了86天。
以2022年7月13日的上海为例,这一天户外的湿球黑球温度超过了35摄氏度,农业和建筑业这种重体力劳动者可能会损失超过70%的工作效率;室内的湿球黑球温度也超过了33摄氏度,中低体力劳动强度的服务业和制造业也可能会损失超过25-40%的工作效率。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环境温度也会影响认知功能,使脑力劳动者也面临气候变化的职业风险。
报告进一步指出,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我们的行为也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
2000-2020年的20年间,中国每年和热浪相关的死亡人数有将近1.3万例,其中有约6500例是自然源气候变化导致的,约6300例是人为源气候变化导致的,也就是说,将近50%的影响来自人为气候变化。
我们的每一次日常消费会影响原产地的气候和环境。以2017年为例,中国所有CO2排放量的24.3%来自各省之间的货物和服务净贸易,15.0%来自中国对外出口的货物和服务净生产。
应对气变带来的健康风险
为了应对由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风险,近年来,我国也采取了相应的适应与减缓并重的措施。
报告指出,近两年来,政府部门重视气候变化与健康问题适应措施覆盖人群逐渐扩大。28个省份的气象部门在2022年向卫生部门共享了气候数据,18个省份监测、预备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在2021年的得分相比2020年有增长。2022年热浪和寒潮预警信号覆盖人数达到3185万。
有效的适应措施可以避免气候变化相关的健康损害。例如,城市绿地可以通过降低都市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等途径改善人群健康。2012-2022这十年间的城市绿地变化在我国总计避免了将近3.8万人的过早死亡。空调的使用在2021年也预计避免了约2.3万例与热浪相关的死亡,但同时也会产生碳排放,所以需要鼓励按需合理使用空调,避免产生额外的碳排放。
与此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源头举措。中国低碳能源转型正继续推进,2022年中国能源系统碳强度下降4.4%,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新增投资增长11.1%。2020年中国的家庭能源消费中电力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占比相比2010年都有显著提升。
低碳转型的持续推进也改善了中国的空气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健康协同效益。2022年,相比2021年,中国337个地级市的PM2.5平均浓度下降4.2%,有70%以上的城市PM2.5年平均浓度小于35微克/立方米,达到了世卫组织一阶段推荐值的标准。
但同时,报告提醒我们也要警惕化石燃料的反弹。而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也可能阻碍低碳转型的进程。
2022年夏秋,中国发生了大范围长时间的极端干旱和高温。一方面导致家庭用电的需求大幅度的增长,另一方面导致水力发电能力大幅度下降,当年9月水电发电量同比减少了30%。因此,尽管2022年低碳能源发电量增长了2318亿千瓦时,但不足以覆盖2022年总电力需求3244亿千瓦时的增长,从而推动了对煤炭发电需求和消费的增长。
报告还指出,当前中国的气候行动,虽然在适应和减缓方面都取得了稳步的进展,但与健康议题的关联度不够。政府官网的文章和相关文件在气候议题中提及健康的比例不高;早期预警系统主要针对气象信号做预警,对健康信号的关注不足;此外,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复合级联健康影响也关注不足。
尽管如此,近年来中国政府、媒体和学界的共同努力提升了公众对这一议题的关注。报告发现,2022年个人用户气候健康议题相关的百度搜索量比2021年增加了5.3倍,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用户比例接近70%,主流新媒体发布相关内容的数量大幅提升,尤其集中在夏季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时期。
但这样的关注度并没有完全转化为行动。而且关注气候健康的人存在有认知无感知,有感知无认知的人群错位。
“通常对风险有认识的人受教育水平和收入较高,信息获取途径丰富,适应能力强;而高暴露高风险的脆弱人群,由于信息缺乏或生计所迫,往往难以采取有效适应措施。另一方面,大家的重视极端天气、轻视高温威胁。如今年北京的热射病死亡案例就凸显了这一问题。”张诗卉说。
报告还特别公布了由北京理工大学张弛教授牵头开发了两个风险查询小程序,覆盖了2000+个县级市,20种职业类型和33种户外运动类型,能够提供实时的健康风险提示和防护建议。高温天气工作风险查询的小程序还能获取未来8或24小时的风险预测。
发布会场外,太阳集团tyc5997美术学院师生搭建的巨大的艺术装置天狼星空间格外引人瞩目。装置模拟了在高温热浪影响下超负荷运转的人体身体,在古希腊人们认为天狼星的出现代表了夏天的来临。
这个艺术设置呼应着此次报告的主题,意在提醒每一个参观者:“健康与危机仅一线之隔,气候问题痛及你我,每一个人都需要行动。”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