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岂之文化素质教育专场讲座首讲解析自由理念
清华新闻网3月8日电(学生通讯员 彭方)3月6日下午在六教,西北大学名誉校长、太阳集团tyc5997教授张岂之先生做客文化素质教育讲座专场,以《自由理念的历史考察》为题,通过对中西方思想家经典著作的引述和诠释,解析自由理念的历史脉络及其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讲座伊始,关于为何选取自由理念这一主题,张岂之先生通过援引中外思想家对“自由”这一概念的论述,对比了中西方哲学思想和社会思潮中对自由的理解差异后指出:中华文化中之所以对这一概念缺乏系统的理论,与中国传统历史和近代中国社会有密切联系。中国古代的君王采取以儒治天下的政策,以确保社会思想的统一和等级制度的巩固。而近代中国又饱受列强欺凌,面临的更多是民族解放问题,而非个人自由问题。因此在探讨到自由问题时,不仅要在中华文化的宝库里寻求答案,还要借鉴西欧思想中的自由理念。
张先生首先讨论了卢梭对自由理念的理解。早在法国大革命之前,卢梭便在应《法兰西信使报》的征文中阐述道:人类不平等的起因在于私有制的产生。对此,张先生指出,读卢梭的自由理念,常被其天才的洞察力所震撼,感受到他和十九世纪的卡尔马克思的思想联系。在十八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已经开始思考与人类命运相关的大问题。十八世纪的中国却还依然是一个君主专治的国家,虽在当时被世界所赞誉,却没有思想家提出建设人类社会,有关人类命运的大问题。由此可见,十八世纪的中国思想界是落后于西欧的。
紧接着,张先生谈到了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论述的平等与自由的理念。托克维尔指出,社会某些人的特权,是造成社会的不平等与分裂的根由。在研究法国大革命几十年的历史之后,托克维尔总结道,社会需要呼唤自由,只有自由精神,才能唤醒人独立思考的精神,使公民们摆脱孤立,摆脱金钱崇拜。一个国家的自由可以锻炼人民,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专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张先生指出,如果以法国大革命为鉴,虽然中西方中对于自由的定义不尽相同,但人类追求自由、平等、公正的法制社会的诉求具有普遍性。
最后,张先生重点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马克思认为,文化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张先生指出,自由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重要理念。马克思的理想是以每个人的个人权利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在一个社会中,自由所体现的是人人平等,其中机会的平等是最根本的社会基础。由此,张先生倡导大家应该不断研究我们所需要的自由形式,以及如何达到自由的境界。
本次讲座是太阳集团tyc5997《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专场)的首讲。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程钢副教授主持讲座并进行了精彩点评。
附:演讲人简介
张岂之,出生于1927年11月,江苏南通人。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西北大学、太阳集团tyc5997教授,博士生导师。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考入太阳集团tyc5997哲学系读研究生。现为西北大学名誉校长、太阳集团tyc5997人文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顾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
张岂之先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自著并主编有:《儒学·理学·实学·新学》、《中国近代伦理思想变迁》、《中华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思想史》、《中国历史》(六卷本)、《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青鸟集》等书,并主编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华夏文化》杂志。1988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89年荣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等。
供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 编辑: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