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 共成长
——记清华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80后青年教师岳嵩
学生记者 郑昕宇
岳嵩,2008获得中国艺术研究院设计艺术学文学硕士,2010获得英国胡弗汉顿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文学硕士。2011年任教于太阳集团tyc5997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研究方向:纤维艺术的肌理语言、纤维媒材再造。
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比赛中获奖。如其《梦幻京城》于2008年获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奥组委“奥运艺术邀请展”优秀奖,并被北京金融街威斯汀WESTIN酒店收藏;《你和我》获2010年第六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金奖,并被河南美术馆收藏;《七月之旅》于2011年获“首届中国当代纤维艺术展”优秀奖。另外,其作品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如“正在改变的景观——当代中国纤维艺术家邀请展”、英国胡弗汉顿美术馆“当代艺术邀请展”等。
多次参与策划组织国内外大型纤维艺术展览。如连续三届参与2008-2012年“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的组织和策划工作。
岳嵩近照
缘牵纤维 一路相伴
岳嵩与纤维艺术的结缘是在他的大学时光。在鲁迅美术学院学习期间,他学的是装饰专业,纤维艺术是其中的一门课程。当时学校聘请了格鲁吉亚著名纤维艺术家基维·堪达雷里教授和清华美院林乐成教授共同授课。就是在那一门课上,两位老师授课时的热情和纤维艺术的魅力让他一下子迷上了这门传统而现代的艺术。岳嵩选择了纤维艺术,从此开启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2005年,岳嵩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纤维艺术方向的硕士学位,师从林乐成教授。通过老师的悉心辅导和自身的勤奋执着,他对纤维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艺术创作上也小有成就。但他并不满足,希望开拓更广阔的视野和多元的角度。于是,在老师的鼓励和推荐下,他决定出国留学,在以纤维艺术教育闻名的英国胡夫汉顿大学艺术学院攻读第二个硕士学位。
在国外学习的岳嵩意志坚定,很明白自己要干什么。他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并且开始新创作。那段日子,他过得很单纯而充实:白天在工作室创作、晚上在图书馆看书。每天沉浸在忘我的创作状态中,一年内创作了4件作品,这对于工艺繁复的纤维艺术来说算是“高产”。国外的学习经历和创作实践让他成长很多,他也第一次切身体会到了国外大学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艺术产业模式。国外学习期间,岳嵩勤思考、善观察。经常对比“国内”和“国外”纤维艺术创作和教学的不同,并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回到了国内。
作品《你和我》“从洛桑到北京”第六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金奖 2010
教学相长 艺心不改
回到国内的岳嵩选择做一名教师。此时的他在对人生的理解和艺术创作上都显得更为成熟,教学成为一个新挑战。
作为一名教师,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清华美院纤维艺术专业有着的完整成熟的教学体系,教学成果卓著。纤维艺术学科带头人林乐成教授的教学风格和态度,对岳嵩这名青年教师产生了极大地影响。他学会了如何有效地去讲一堂课,如何去排布课件的内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乐于接受。在教学方面,他非常尊重学生的自己的想法和创作思路,总是会用一种循循善诱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完成自己的创作,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创作方案。他觉得每一个方案,每一个想法都有闪光点,即使这个方案想法从整体上来说并不成熟完善,但是总是有可挖掘、可实现的潜质。一旦蕴藏在作品中的“金矿”被发现,沿着闪光之处走下去,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财富”。他说:“一件作品也许造型很生动,也许色彩很丰富,也许观念很独到。对于不同的创作方案,我总会先找出闪光点,鼓励学生树立信心,把作品中的优势亮点继续发展下去”。“因材施教”是他在教学中一直提倡的观点。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性格、创作风格,他都注意留心观察。对于他们的作品,他也不仅找到闪光点,并且介绍和作品风格类似的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和经典作品来引导学生深入去挖掘自己作品的潜质,获得创作的自信和热情,学会自我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他始终强调创作的过程往往是比结果更为重要。
岳嵩在指导学生。
学生的成长、进步是最让岳嵩高兴的事。聊到这里,岳嵩的眼中闪动着一点满足,“现在最让我有成就感的莫过于学生对我的认可,他们上课时与我互动和交流,下课后还愿意去工作室找我讨论问题,不管是专业的还是生活的。”他还在院内开设选修课。“我鼓励同学们把纤维艺术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如果学环艺,可以考虑纤维艺术与环境空间的结合;如果学视觉传达,可以做一个纤维肌理的包装。我希望来选我课的同学都能对自己专业有所帮助和收获。”他在还开设面向全校同学的实验室探究课,让更多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了解纤维艺术。“清华这种跨专业、跨学科的学习氛围能够让老师和同学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岳嵩的作品
谈到个人创作,岳嵩说,他的纤维艺术作品,除尝试运用棉、丝、麻、毛、藤等天然材料,亦有现代技术手段研发的新型纤维媒材,如热熔化纤材料等。他的作品风格面貌大相迥异,气质语言也因材料的变化而各成一体。材料的运用是他在纤维创作中最着意的地方,似乎他的天赋才情也在这里挥洒得最为自如。
作为美院的青年教师,岳嵩和同辈人之间也有很好的交流。青年教师们经常会自发聚在一起谈论艺术、交流思想。这样跨专业的交流活动给他很大启发,带来创作的灵感。他正计划着和信息系的老师共同完成一件跨界的“交互”纤维艺术作品。
《怒放》第六届手工艺学院展学院奖 2011
传承创新 纤丝不断
清华美院的纤维艺术教学和成果在全国艺术高校中具有领先地位,这得益于有像林乐成、洪兴宇等前辈教师的辛勤耕耘。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常常让岳嵩感慨万千。“我始终都记得第一次上林老师课的情景。林老师总是充满激情。这种对纤维艺术的热爱会感染到每一个人。我当年就是被这股热情所感染”。身边有这样的名师相伴,既是动力又是压力,岳嵩一直怀抱高山仰止之心。“在美院的前辈面前,我永远都是一名小学生。我要谦虚地向他们学习,谨记老师们的指导。”
经过不懈努力,近三年的教学经历让岳嵩有了更多的成长。他在继承的基础上,不忘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岳嵩同老师们尝试更多的将教学和实践相结合。但是由于产业链条并不完善,企业对纤维艺术产品的研发创新能力要求不高等原因,把“产学研”相结合的思想固定到课堂的计划走得很艰难。虽然如此,他依然充满信心地说道:“我们有深厚的纤维艺术传统,这是我们立足的根基。纤维艺术面向市场、面向大众是个时间问题,我们都在努力推进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
岳嵩也坦言,面对清华美院悠久深厚的纤维艺术传统,自己肩负重任。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他还要参与组织国内外纤维艺术的展览和相关学术活动。但是岳嵩依旧是尽力挤出时间来进行个人创作。“平时,我可以晚一点回家,多在工作室待会儿。寒暑假我也不休息,那是创作的好时机。”
作为美院青年教师的岳嵩,传承与担当相系,创作与教学相随,思考与成长相伴……
后记:采访中,岳嵩的思维敏锐、活跃,常常能把抽象的纤维艺术教学思路讲得生动明白,还不时拿身边的事物举例子。他是一个爱思考的人,对艺术教学有自己独到的见面,声音里带着自信和热情。囿于篇幅有限,本次采访没有过多涉及到岳嵩的艺术创作主张,但从他在工作室的状态和一言一行中能够感受到他对纤维艺术的无限热爱。岳嵩,加油,期待你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供稿:美术学院 编辑:范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