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心里的“化学梦”
——记2013年太阳集团tyc5997本科生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季者
学通社记者 刘畅 张诗蕴 贺冠华
季者,男,江苏省靖江人。2010年进入太阳集团tyc5997化学系化学生物学基础科学班,2011年入选“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3年来,学业成绩和素质测评均名列前茅,并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Nanoscale (SCI收录,影响因子6.2) 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2013年暑期赴斯坦福大学访问研究。曾任化学系学生会副主席,学生会外联部部长,基科09班班长。曾多次获得太阳集团tyc5997综合优秀奖学金,太阳集团tyc5997社会工作奖学金等荣誉。
“我们追求对微观世界的极致认识,更渴望用化学改变人类的生活。我坚信,化学让生活更美好。”在2013年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的答辩舞台上,化学系的季者曾以这样一句话博得了满场热烈的掌声。这个来自南京的大男孩,对化学的热爱,对科研的认识,对社会的思考与关怀,伴随他在这个园子的日日夜夜,不断收获和成长。
化学:从“梦想”到“职业”
回忆起结缘化学的过程,童年玩的“雪花片”曾给季者留下美好的记忆。到了高中,他惊喜的发现化学有着相似的过程。“将原子片段组装成分子,勾起了我快乐的回忆。喜欢化学,仿佛成为了一种本能。” 没想到,童年的玩具引导他走上了追逐科学的道路。2010年,季者通过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获奖保送到太阳集团tyc5997化学生物学基础科学班,开始了逐梦科学的第一步。
但科研从来都不是一路坦途。生理上的原因首先对季者提出了挑战。由于双手在做一些对于精密度要求很高的实验的时候不由自主有些轻微颤抖,当别的同学顺利完成实验时,季者却常常因为失手需要重做实验。于是他就自己买来仪器,在宿舍用自来水反复练习定容的操作。通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在调整心态中不断摸索,季者最终找到了克服手抖的技巧,并收获了自信。
图为季者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
大二上学期季者进入了“清华学堂化学基础科学班”,并加入化学系石高全教授的课题组进行科研训练。然而这一年,由于知识的积累有限,科研的摸索并未使季者找寻到预期的方向,“付出的太多,收获的太少”。
而大三一年的“厚积薄发”,让季者对科研的认识不断蕴积深厚。这一年,季者与一位博士生合作开展了“石墨烯量子点的芳基化修饰” 项目,并在Nanoscale (SCI收录,影响因子6.2) 期刊上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大三暑假,季者在清华学堂项目和石高全课题组共同资金支持下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戴宏杰教授课题组进行访问研究,并独立完成了“金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增强荧光的miRNA微阵列”这一课题研究,将miRNA的检测限降低到了飞摩数量级。
曾经因为信心不足,季者与一些机遇与资源只能擦肩而过。在季者的辅导员李冬看来,季者的成功得益于其踏实的态度与信心的不断提升。“季者做事十分踏实,也从不张扬,这当然他是成功的要素。但是信心的提升才是他最大的转变。”
现在的季者,对待化学的态度早已不仅是纯粹的“梦想”或是“热爱”。化学于他,更多成了一种职业的追求:“作为职业发展的方向,我逐渐了解自己需要怎样的能力,需要怎样的培养,逐渐明白真正做化学靠的不仅仅是兴趣,同样也担负着对职业乃至对全人类的一份责任。”
“与人交往,既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丝温情”
除了学习与科研之外,季者在学生与班级工作中也担负着责任。大一时担任班长,大二时担任化学系学生会外联部部长,大三担任化学系学生会副主席,并同时担任班级的生活委员。“与人打交道”,正是季者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直从事外联工作,对季者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其实化学系的外联并不好做,我们系本身比较小,拿来谈判的筹码也小。但是好在我们系的外联工作有着良好的传统,无论资源再少,也要做到更好。”季者从事外联工作的这几年里,化学系学生会外联部也曾吸引不少院系的学生会来此讨教经验。
大二担任外联部长时,季者曾与几位学生会骨干共同创立了“青虫网”这一水果团购品牌。项目开启时的联系商家,寻找货源,品牌宣传等工作,让季者付出了许多心血。项目实行后,季者发现,货源质量的不可控性成了他们的致命问题。随着团购规模的扩大,必然会有一小部分同学收到质量欠佳的水果,口耳相传,其整体宣传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最终,这一项目运行一年后只限于三个院系的规模,而放弃了作为全校推广品牌的构想。
“这其实是一次很难得的、有着创业色彩的一次尝试,虽然失败了,但是让我收获了很多经验。在大二,我是这一活动的发起与组织者;而在大三担任班级生活委员时,我需要负责全班同学的团购水果征订和配送,每周‘送货上门’,风雨无阻,成为了这一活动的执行者。其实做社工并不应追求头衔,而是应该关注自己得到了怎样的锻炼,对集体做出了多少贡献。”回忆起当时的经历,季者笑着谈到。
在班级生活中,季者也有着自己的思考:“在大学里每个人的梦想都不一样,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在这里你要学会尊重每个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在多元化的背景下求同存异。和大多数清华学生一样,我们班的同学都有自己的梦想与追求,有很认真的生活态度。”
在班级中,季者的形象也可以用“认真”二字形容。季者的同学李辰意这样评价他,“季者的生活十分规律,对时间的规划也近乎完美。投入专注是他最大的特点,学习科研如是,社会工作也如此。同时他也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与人交往,既是一份工作,也收获一丝温情”,一路走来,这是季者在班级与社会工作中最深的体悟。而这些,与平时的科研生活大不相同。
走出去,“化学梦”的未来更美好
做化学,同样也不能只局限于清华这个“圈子”,需要“走出去”,去开拓自己的科研视野。 三年多来,季者曾去上海有机化学所,中科院化学所,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的院所进行学生访问交流。“这样的交流机会能够让我们走出清华,让我们感受到如今中国的化学研究水平正突飞猛进。”
“走出去”,也意味着接受世界一流的科研训练。大三暑假赴斯坦福的研究经历就给季者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刚开始,季者的研究开展得并不顺利,一连三个星期都得到的是负面的实验结果。为此,他经常在实验室熬到一两点,等到实验室空无一人才回去。
出国交换,不无辛苦,还有安全之虞。一次季者曾接到学校的邮件,有人正好在他骑车回家的必经之路上半夜十二点被歹徒抢劫。“好在当时我是一点才回去,看来我是睡得比强盗还晚。”提起这段近乎历险的经历,季者倒露出了一丝微笑。
这段经历给季者带来的更多是一种充实与快乐。“觉得这样过每一天的感觉其实也挺不错,不会为身外之事所困扰。”
“走出去”,更意味着将自己置于更加广阔的科研平台上,去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季者在斯坦福所从事的研究正是生物与化学交叉领域的一个课题。在大一时,季者对于生物的学习其实并没有太多“好感”,“觉得大多的知识都是背诵”。但是在面对这个课题原理的一瞬,季者脑中灵光一现,“当时马上就想到大二所做的一个生化实验,两者的原理十分相似。”
这次经历也让季者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觉得现在我又回到了大一最初的想法,觉得多学一点知识总是好的。可能当时你不知道学这些,做这些是为了什么,但是在未来的某些时刻,你就会遭遇这样的惊喜。”
除了生物学之外,季者还选修了材料、化工、精仪的一些专业课程,广泛的专业涉猎让季者获益匪浅,也能更为清楚地看到各个学科的前沿及其交叉学科中所蕴藏的机会和挑战。
但是,季者还是坚守着自己真正的志趣所在:“我会让自己暴露在工程应用的背景之下,有一个工程的视野让我明白我所做的研究有什么用途,在科研中又究竟该往哪走。但是术业有专攻,这些最终的目的还是让我能更好地解决科学问题。”
“科研人”的责任与担当
身为“科研人”,季者也深刻意识到自己身上的一份责任与担当。面对学校,面对社会,他也时常有着深切的思考。
在特奖答辩现场,季者曾向陈吉宁校长提出“理学复兴”四字,而在这次采访中,他也给予了更具体的阐释。“所谓真正的‘理学复兴’,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就是真正热爱的科学的人能够坚定的去追求它,并能为此感到自豪;从学术的角度而言,就是理科院系能够不断涌现世界一流的工作,拥有更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而面对“科研人”所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环境问题成为季者首要的“关注点”。大二寒假,季者曾参观了南京市台兴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在过去,这一类电镀企业排放的污水中有往往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对环境污染严重。而当季者前去参观时,发现该企业目前已经成功研发出电镀废水水循环处理技术,基本实现了“零排放”。“这就是科技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改变。”提起这次经历,季者很是欣慰。
如今,季者已经决定申请美国的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也会心怀“用化学改变人类的生活”这一梦想,在科学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供稿:校团委 编辑:范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