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人物 - 正文

为学生缝制青春的梦

——记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美术学院教授李当岐

记者 刘蔚如

图为李当岐近照。

  李当岐,1955年12月生,美术学院教授,曾任美术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等职。近30年来在清华讲授“服装学概论”、“服装人体工学”、“西洋服装史”、“服装设计”等专业课,其中“服装设计”系列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编写出版国内第一本服装专业理论教材《服装学概论》,该本教材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后出版《西洋服装史》修订版以及教学参考资料《17~20世纪欧洲时装版画》、《西服文化》等多部著作。课堂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更新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阔研究视野,深受学生好评。

  从教30年来,李当岐一直坚持讲授“服装学概论”这门服装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这门由他一手搭建起来的课程,从无到有,倾注了他无数的心血,也见证了他教学生涯的历程和丰硕收获。

工厂实践奠定基础理念

  李当岐与服装设计结缘是从进入北京服装七厂实践开始的。

  上世纪80年代初,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创建服装设计系,为培训师资,刚刚留校任教的李当岐与一批年轻教师一起,被派往工厂开展为期半年的实践。大学期间,李当岐学习的是染织美术专业,是做图案设计的,从没有接触过服装设计,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北京服装七厂当时主要负责给外宾做男装,使馆区人员和外企高管都在那里定做西服,李当岐也在那里开始接触学习西服的整个制作流程,走上了服装设计之路。

  在工厂,李当岐接受了从第一道工序到最后一道工序的严格训练,师傅的训斥成为他那段时光最深刻的记忆。“我从来没做过衣服,而工厂要求又非常严格,一点差错都不能有,所以当时经常被师傅训话。”李当岐回忆当时的场景时说:“真是挺辛苦也挺紧张的,每天手上扎的满是针眼,工人们加班,我们也要跟着一起加班。”工厂里的缝纫机是工业用的,操作看起来简单轻松,但实际操控非常需要技巧,难度很大,“一踩就哧啦一下子跑出去很远”,李当岐形容说。于是师傅让他练习沿着一条线笔直地缝过去,然后在一个固定的点上精准地停下来。这对当时的李当岐来说是一个非常难的任务,常常累得他满头大汗。正是这段辛苦又难忘的经历,让从没接触过服装设计的李当岐明白,服装绝不是画出来的,而是一定要做出来的!李当岐至今认为,那半年的工厂实践让自己收获非常大,也为他后来的教学科研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个基础不仅是手艺上的,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基础,对什么是服装、什么是服装设计、服装是如何做出来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入认识。”

  最初结缘服装设计的这段经历,也促使李当岐在后来的教学生涯中尤其重视实践环节。他常常对学生们讲:“任何好的设计都要‘落地’,所以一定要对生产工艺有充分的了解,否则你最多只是一个美工,不能成为真正的设计师。”

从头开始打造经典教材

  结束工厂的实践,李当岐回到学校接受系里分配的教学任务———讲“服装学概论”。“服装学概论是教什么的?”一头雾水的李当岐四处求教,但没人能够告诉他。因为在全国范围内他们是第一个设立服装设计专业的,完全没有可供参考的教学材料。

  从头开始积累是最难的,但李当岐没有退缩,他一头扎进图书馆去寻找中文资料,却收获不大。直到有一天,他在图书馆发现了一批日文资料———读大学时,李当岐曾学习日语,没想到在多年后的关键时刻又派上了用场———如获至宝的李当岐开始没日没夜地阅读这批日文资料,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终于初步把“服装学概论”这门课的框架和基本内容建构起来。经过三年左右的一边授课、一边修正完善,一本名为 《服装学概论》的教材终于正式出版,成为我国第一本服装专业理论教材,并作为国家通用教材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使用。

  这本教材也为李当岐赢得了很多荣誉:轻工总会第三届全国优秀教材“中青年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也正是从这本书开始,李当岐带领服装系全体教师编写了一整套服装设计专业教材,从服装色彩到服装材料,从服装裁剪到服装制图,一共出版了14本,这一系列教材在中国服装教育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李当岐后来不仅重新修订再版了《服装学概论》,又编写了 《西洋服装史》,后者也曾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的荣誉。

引入“外脑”培养青年教师

  1986年,李当岐被派往日本留学。留学期间,他仔细对比研究中日之间服装教学体系的差别,经过比较,李当岐认为国内的服装系有优势也有软肋。“我们综合性强,艺术氛围浓厚,各个设计专业相互影响,这是他们不具备的。”李当岐说,“但我们的软肋是实践手段跟不上,一些想法和创意很难落地。”

  于是,身在日本的李当岐下定决心,回国后一定要把“软肋”化为优势。于是,他一边在日本听课,一边留心合适的教授。很快,他发现一位名为佐佐木住江的教授教得非常好。回国后,李当岐向学校申请邀请佐佐木前来授课。李当岐记得,佐佐木第一次讲课前问有没有人台(人体模型)。李当岐告诉他没有问题,系里会为他做好准备。然而佐佐木一上课见到人台时就说,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你们的衣服设计出来都是短短的小方块。原来,国内当时使用的人台躯干部分很短,适用于身高在1.5米以下的人体。佐佐木告诉李当岐,中国服装如果想从造型上有所改变,必须先从人台的开发做起。

  类似的事情让李当岐意识到中国的服装设计与国外的差距。从那以后,他陆续邀请日本的专家前来授课,而他本人一直亲自做翻译,希望借此把学院实践不足的地方加强起来。最初把这些专家请来给学生们讲课,后来发现学生是“流水的兵”,专家们每年都只讲授类似的内容。李当岐意识到这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改变策略,请这些专家为青年教师授课。他要求全系的青年教师能够听的全都来听,而且必须认真完成作业。经过几年的培训,日本专家的一整套知识和技术都留给了系里的青年教师,他们可以去教更多的学生。这样引入“外脑”培养青年教师的方式,李当岐坚持了10余年,为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化实践促进学生成长

  李当岐重视实践,这体现在他教学的各个环节,最具代表性的是他布置的课程作业。“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是他常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话。他要求学生们至少要临摹30张以上历史上的服饰,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要求学生们从历史中找一个兴趣点,进行现代服饰的创意,则是一项创新设计训练。

  更难的是要求学生们亲手做出一件历史上出现的服装。“只有真正完成一件服装的制作过程,才能帮助学生理解这件衣服到底是如何做出来的。这样的要求与我当年在工厂实习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李当岐说,“有时候书上能够查到的资料只是服装的正面,背面是什么样子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去想象,这样的训练对于学生是非常有好处的。”

  这样的作业不仅是对学生很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有同学评价李当岐的课程说:“作业很有趣,受益匪浅。”在李当岐看来,这样的作业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够让学生们划出许多问号,激发他们去找资料、做研究的动力。平淡的作业激发不出学生的问题,也就找不到兴趣点,而学生只有有了兴趣点,才有研究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李当岐特别鼓励学生参加设计大赛,因为一旦入围比赛,学生就需要把自己设计的作品制作出来。一些学生在入围后找李当岐帮忙,寻找能够把设计图做出来的制衣坊。这时,李当岐会毫不客气地告诉学生:“你好不容易有了这样一个实践机会,如果让别人帮你把衣服做出来,等于把机会拱手让给了别人,最后你什么也没得到。”

  李当岐总是苦口婆心地告诉学生,服装设计只有在真正动手做的过程中,才会有所收获。从选择材料开始,例如为什么要选择某种材料,它能否完成你的造型设计要求等,蕴含了丰富的知识在其中,不是所有画出来的设计都能完成的。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所有环节都是宝贵的学习机会。“只画图,不动手实践,这对设计专业的学生最有杀伤力。”李当岐希望清华美院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都能亲手缝制起青春的梦想,进入行业、进入社会,成为有眼光、能脚踏实地的人。而这也正是他多年倾心专注教学的乐趣所在。

  (转自《新清华》2014-10-31)

 

2014年11月04日 13:00:49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太阳集团tyc5997新闻中心版权所有,太阳集团tyc5997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